五月,走进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合作区,运转不息的生产线交织成了最有活力的乐章。
“不仅为我们化解纠纷,还为我们企业长远发展着想,你们工作真是又细致又周全!”园区一家民营企业广东某材料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对鹤山法院鹤城人民法庭的办案团队连连点赞。
这是不久前的一宗涉企合同纠纷。法官用五个问题,让两家差点闹掰的企业迅速和解,更保住了他们的生意合作。这套让企业称赞的护企“新技能”是什么?又如何高效解纷?
事情还得从去年说起。
某材料公司与佛山某用品公司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2024年,双方签订材料采购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材料公司在6月至10月期间如期向用品公司供应了货物,但用品公司却一直未履行货款支付义务,拖欠货款达28.34万元。无奈之下,材料公司于今年1月诉至鹤城法庭。
“这个涉企案件,按此前建立的‘三优先’绿色通道机制,可以开通办理绿色通道,尝试用‘五听工作法’解决问题。”受理案件后,法官李兰贞立马确定了思路。
作为鹤山法院管辖园区企业最多的法庭,鹤城法庭在过往处理大量涉企案件的过程中,总结出了适应园区纠纷特点的“五听工作法”,既能妥善预防化解园区内涉企纠纷,也是该庭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的创新举措之一。
那么,这个“五听工作法”具体是什么?
法官进园区走访,听取企业意见建议
“一听”企业诉求、“二听”企业难点,法官李兰贞先是组织双方企业代表面对面沟通,“都说说你们各自的诉求是什么,对于化解矛盾有哪些难处?”李兰贞边听边记录,精准归纳争议焦点,矛盾背后的深层原因也逐渐清晰。
原来,材料公司因资金难以周转,多次被其他企业起诉,银行账户也被法院依法查封,而用品公司同样是另有款项未收回才导致货款一直未付,双方沟通不畅,才闹到了法院。
了解情况后,“三听”则听企业真实需求。
“能通过调解解决问题,当然最好了,这样也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我们也希望法院提前介入。”见双方都有调解意愿,李兰贞趁热打铁,对双方开展背对背调解。
“法官,是对方电话不听,人也不知哪里去了,我找不到人才到法院来。”材料公司负责人一开始满肚子的怨气。
“我理解你的处境,但我了解到,对方也是有几笔货款没收回,资金流转上有困难,不是故意拖欠,而且他答应这几天收回货款就清偿给你。你们两家都合作那么久了,之前都依时付款的,这次能否通融几天?”李兰贞一边缓和材料公司方的情绪,一边向其分析事情原委。
“法官,我也希望好好做生意,发生这样的事我也很无奈。”用品公司负责人则叹气连连。
“既然这样,你可以选择分期偿还,既可以减轻当前的压力,也可以维持企业商誉。如果拖到最终由法院判决,可是要一次性付款的,而且还会留下案件信息,对企业商誉会有不好影响。”李兰贞耐心向用品公司方释法说理。
一来一回的引导协调下,最终,双方达成分期付款的调解协议。
矛盾虽然化解了,但李兰贞发现,双方对彼此的诚信都产生了动摇。为了化解双方诚信“芥蒂”,让这对合作伙伴得以“复合”,李兰贞“四听”企业发展规划。
“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难处,新的合作伙伴具体情况你们在短时间内可能都搞不清楚,能保证不产生纠纷吗?况且你们合作了那么久,除了生意还有情感在,就为了这一次的误会,放弃持续合作的长远利益,这是舍近求远啊!”听完这一番话,双方的态度也渐渐有了转变。
结合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李兰贞还发出了《企业风险提示书》,为企业行稳致远提供法治保障,最终两家公司也表示将继续维持一直以来的合作关系。
5月初,李兰贞上门回访,“五听”双方企业反馈,得到双方企业的高度认可。
“幸亏听了您的话!这年头,生意不好做,我的好几个合作伙伴都拿不回货款,现在我和用品公司做生意,他都按期付款,细水长流,我们的生产经营也得到了很好的维持和发展! ”材料公司负责人开心地握着法官的手说。
“我们现在沟通得多了,合作也顺畅多了,他愿意理解我们的处境,继续给我们供货,我们也不用为购买材料的事发愁!法院的调解有温度,暖企惠企!”用品公司负责人也满意道。
同时,一张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防护网也正在织就——通过“五听工作法”,鹤城法庭收集到大量涉企法治需求,为该庭精准为园区企业提供法治服务、源头减少涉企纠纷,促进辖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数据与信息参考。
此外,积极落实“鹤山政法亲商十二条”及鹤山法院关于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护企、助企、安企、惠企、暖企”长效机制,公正司法促进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今年第一季度,鹤城法庭共审理涉企纠纷案件111件,其中买卖合同纠纷62件,调解撤诉33件,调撤率达53.23%,平均审理天数38天,今年以来,通过“五听工作法”化解涉企纠纷28起,园区矛盾纠纷得到高效妥善处理。
来源:江门中院 鹤山法院
审核:黄慧辰
编校:余淑娴
采写:邓颖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