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爱意满满的日子里,许多人通过发红包、转账等方式向爱人表达心意。恰逢小满时节,万物盈满,爱意也在流转间悄然生长。但在浓情蜜意之外,有些法律知识同样需要我们明晰,避免在情感与财产的纠葛中陷入困境。
“521”“1314”红包暗藏玄机,发了还能要回吗?
在“521”这个特殊日子,情侣间互发“520”“521”“1314”等具有特殊含义金额的红包,通常被认定为赠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657条之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当红包发送成功,且对方接收,赠与合同即成立并生效 。
非婚生子女权益不容小觑,父母之责亦无差别
爱情或许充满变数,但无论父母是否结婚,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例如,小张和小李恋爱期间生育一子,但两人最终未结婚。小李独自抚养孩子,小张也应当承担相应的抚养费用,保障孩子的生活、教育、医疗等需求。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不会因婚姻关系的变化而消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71条之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应当负担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抚养费。
共同财产处置有规则,双方都有话语权
情侣或夫妻在共同生活期间取得的财产,可能构成共同财产。对于共同财产,双方均有平等的处置权。
例如,小王和小赵共同出资购买了一套房产,登记在两人名下。若小王未经小赵同意,私自将房产出售,小赵有权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在处理共同财产时,双方应充分沟通、协商一致,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根据法律规定,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重大财产处置,如买卖房产、车辆等,一般需要双方共同决定。如果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擅自处置,可能会损害另一方的合法权益,另一方有权要求返还或赔偿损失。
“521”邂逅“小满”,不仅是爱意的表达,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法律恰如一把坚实的保护伞,默默守护着我们的情感与财产。希望大家在享受甜蜜的同时,也要增强法律意识,让每一份爱都在法治的阳光下,收获圆满与幸福,小满胜万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