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近年来,肥东县持续创新打法、功法,一体化推进红色资源挖掘、保护、管理和利用,让红色血脉在新时代奔腾不息,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能。
初夏时节,走进肥东县瑶岗村,青瓦白墙、绿荫掩映的村容村貌令人赏心悦目。修旧如旧、展陈新颖的红色文化展馆内游人如织,好一幅“红旅”融合的动人画卷。依托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肥东县打造了瑶岗红色美丽乡村,投资3.8亿元,建设占地101.44公顷的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文化生态园,并整合瑶岗红色美丽乡村、撮街、肥东科创中心等资源,打造集教育、体验、度假于一体的红色文旅综合体。
从纪念馆出发,肥东的红色旅游景点遍地开花,走出安徽,走向全国。“这条路走对了,以往寂静的村庄,现在成了热闹的网红打卡地,不仅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还刺激了乡村消费。‘五一’期间,农场几乎每天都有大量来自全省各地的游客在这里学习参观,都夸我们这里的红色资源用得好。”肥东县众兴乡先锋社区党委书记任晓敏感慨地说。
任晓敏所说的农场名叫先锋农场,是肥东县依托“肥东县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合肥地区早期党组织重要发源地”“合肥地区团组织创始地”三张名片打造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集红色场馆、农业实践、餐饮民宿、露营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年接待游客量约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200万元,带动周边30多人就业,年增收约50万元,成为安徽省“红绿”融合发展的典范。
从“红旅”融合到“红绿”融合,多业态融合发展只是肥东县红色文化资源创新利用迈出的第一步。近年来,肥东县累计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先后建成红色景点10余处,构建了一幅红艳艳的“富春山居图”,更以“4条彩线”串珍珠,让红色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
开辟安徽省首个交旅融合通道,贯通先锋农场与高速服务区,让过往游客感受“下高速即达景区”的便捷;开通合肥市首条党史公交专线,串联合肥市区与合肥党史馆,让合肥市民“坐着公交”去学党史;拟建撮渡古道,连通纪念馆与撮街,让红色记忆与市井烟火交相辉映;点、线、面结合推出四条旅游线路,打造30分钟红色文旅生态圈,促进肥东文旅产业全面提质升级。
2024年,肥东县成功入选安徽省十佳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年游客接待量达835万人次,同比增长11.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2亿元,同比增长3.8%。(彭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