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荣海在工作中。(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胡荣海:云南省昆明市政协委员、寻甸县政协委员,云南泵龙马铃薯种植有限公司董事长。2025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不久前,参加完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后,全国劳动模范胡荣海就马不停蹄地回到了家乡云南,走进他惦记的土豆种植基地。一垄垄绿油油的土豆让这位“土豆大王”非常开心。“土豆要在市场上具备竞争力,一看品种,二看质量,好的产品才会成为热销商品。”胡荣海说。
》》》红土地上显作为
1990年,25岁的胡荣海从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刊授学校毕业后,便扛起锄头扎进田间地头,全身心开始钻研土豆生产种植、种薯繁育等技术,一干就是30多年。
“小时候经常饿肚子,土豆就是我们的主要口粮。”过往岁月让胡荣海体会到了农民的艰辛与不易,也在他内心深处埋下了“育出好种,种土豆脱贫致富”的种子。
“这里虽然拥有土豆种植历史,但种植方式比较粗放,农民没有良种意识,土豆种植产量低、品质不高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胡荣海把种植基地选在了寻甸县凤合镇合理村,他认为,这里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种植土豆还可以把以前的荒地利用起来。
2010年,公司创办后,胡荣海天天吃住在基地里。他购买书籍自学种植知识,一有空就跑到县里向科技人员请教土豆选种、栽培、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的经验。
同样种土豆,要想比别人收入多,就必须讲科学。为打破传统农业技术瓶颈,胡荣海率先引入智能物联网技术,使公司一级脱毒种薯年产量突破1万吨。在产业升级方面,他全力推动绿色食品认证,建成了2.5万亩绿色生产基地,年产优质土豆6万余吨。同时,胡荣海围绕培育做强特色产业,先后建起速冻薯条、薯片等4条精深加工生产线,加工能力超5万吨,年产值达2.2亿元,推动土豆产业从单一种植向多元化发展。
为了破解品种退化等难题,胡荣海又带领公司与昆明市农科院、云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设立3个专家工作站,聘请15位省、市级专家进行专业指导。目前,胡荣海所在的公司已申请国际、国内发明专利和新型实用专利27项,制定9项种植标准,参与3项省级重大科研项目,引进示范60余个优良品种,选育登记4个新品种,并成为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云南省农业科技示范园、云南省优质种业基地。
》》》致富不忘惠乡亲
“做给大家看、带着大家干、领着大家变。”胡荣海觉得:“一人富不算富,众人富才是真的富。”他要让土豆真正变成群众致富的“金豆豆”。
为此,胡荣海创新合作帮扶模式,打造“寻甸土豆种植工”劳务品牌,通过就业增收、订单农业、土地流转等方式,带动脱贫户增收。土豆生产、销售、推广等环节,每年可以吸纳1.2万余人次务工。此外,胡荣海还探索了“党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5000余户农户种植10万亩以上优质土豆,惠及周边乡村2万余人。他以“五包”方式为种植户提供全程保障,公司统一进行技术指导与收购销售,使农户年均增收8000余元。
在老百姓眼中,胡荣海不仅是一位土豆种植的能人,更是一位关心家乡的热心人。不管谁遇到技术难题向他请教,胡荣海都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无论哪家农户请他现场指导,他都立马放下手中的活热情相帮。同时,胡荣海针对脱贫户实施“订单式”帮扶,组织了20期技术培训班,对2000余人次进行了业务培训,2023至2024年为脱贫户免费提供138吨脱毒种薯。胡荣海建起的就业帮扶车间,已吸纳23户脱贫户就业,带动206户脱贫户增收。此外,胡荣海还投资建成残疾人示范基地,种植200亩土豆,安置5名残疾人就业,带动600余户残疾人科学种植土豆,人均增收超3000元。
“让乡亲们都提高收入,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我最开心的事。”胡荣海说。
》》》积极履职暖人心
2022年,在昆明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胡荣海提交了《关于推动马铃薯绿色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的提案,为完善云南省土豆产业链,提高土豆附加值献计献策。
这件提案,是胡荣海履职过程的一个缩影。自从成为政协委员,胡荣海就积极参加昆明市政协组织的调研视察活动。他说:“参与调研视察能够让我更加深入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每次调研前,我都把想了解的问题记在本子上,以便在调研过程中随时提问,这样调研回来后我才能梳理思考,提出的建议也更有针对性。”
几年来,胡荣海先后提交了《加快推进云南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建议》《关于在推进三产融合发展中打造“预制菜”产业示范中心的建议》《关于加快三产融合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建议》等多件提案,所提建议被省、市有关部门采纳。
这位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依靠30多年不懈努力实现自己的土豆致富梦的“土豆大王”,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云南省脱贫攻坚奖社会扶贫模范”“云南省农村致富带头人先进个人”等诸多荣誉。
对此,胡荣海说:“这些荣誉属于所有参与土豆种植的乡亲们,因为这是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后,我一定不负众望,继续努力,和大家一起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记者:吕金平
通讯员:巩雅菲
文字编辑:张园
新媒体编辑:石伟强
审核:李木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