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富川县麦岭镇高桥村:
驻村第一书记引领 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冯肖慧
帮助132户脱贫对象申请产业奖补49.254万元;开展帮扶慰问、学校慰问、金秋助学等118人次,共计58000多元……在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工作的朱小文,不久前刚刚结束了在富川县麦岭镇高桥村两年的驻村生活,同时也交出了一张亮眼成绩单。
“脚上有泥,心中有底”。驻村帮扶两年下来,朱小文回忆说,记得刚到村里时,人生地不熟,工作也没啥头绪。怎么办?那就从最基础的走访调研开始。
“我刚来到高桥村的时候,发现这里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脏乱,有一些风俗习惯也不怎么好,经过前期调研后,我主要就从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这驻村四大职责上面开展工作。”朱小文说,目前,整个村的村容村貌,以及各种风气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变。
高桥村。何善权摄
推进强村富民 提升乡村“颜值”
初夏时节,驻足高桥村,只见村内道路宽敞整洁,绵延的河流环绕着村庄,河畔两堤树木葱郁,文化广场上健身器材等设施一应俱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宛如一幅人景和谐的生态画卷。
两年来,朱小文争取资金用于乡村振兴建设,完成了高桥村石桥运动球馆的建设,丰富了村民体育文化生活;对钟家洞新村的广场进行了平整硬化,洞口村建成议事亭和水井围挡;对村路进行了标识和安全隐患路口安装反光视镜,为建设宜居美丽乡村而发力。
高桥村村民首得龙感叹道:“我们高桥村这几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容村貌卫生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同心文化广场也建设得很好,让我们有了悠闲运动的地方。”
在推进强村富民方面,朱小文积极推动村“两委”班子以合作社的形式,依托后盾单位支持,扶农助农壮大集体经济,采取经营形式销售农产品大米、柑橘,收入增收6万余元,购置真空包装设备,确保集体经济增收取得新突破。“2023年我来驻村的时候集体经济是十几万,目前是二十五万,翻了一番。”朱小文说。
同心文化广场。何善权摄
提升治理水平 构建和谐家园
秉承着改善生活条件,营造良好村居环境的初衷,朱小文推动“自己家园自己建”的项目模式,让大家共同参与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建设中来。朱小文表示,驻村项目不再全包全揽,而是发动村民的积极性,依靠村民主动提出,单位投入材料资金,村民投入劳动力,共同完成项目实施,不仅节约了项目资金,增加村民收入,同时还促进村民之间的热情和团结互助。
同时,朱小文充分发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积极支持社区“两委”工作,定期开展卫生村容整治,共同建设美丽高桥村。“我们定期开展卫生村容整治,对高桥村周围以及竹林进行清理改造,对石桥村垃圾点进行整改,均取得明显成效。”朱小文说。
此外,朱小文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经常深入各村民小组开展活动,对党的政策和各种帮扶政策进行宣传;深入协调处理村里的矛盾,敢于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严格落实服务联系群众制度,开展常态化日常走访排查及时核实部门预警线索信息和农户申报情况,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帮扶;按照遍访要求,每月坚持走访,入户围绕“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收入支出、就业产业等方面调查,集中解决群众困难,入户的同时进行防溺水宣传、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户完成养老保险审核等,得到了群众的好评。2024年走访脱贫155户,完成遍访100%。
为民办事服务 传递温暖力量
为改善学生营养状况,增强学生体质,自2025年春季学期起,高桥村委每学期将向广西富融农业有限公司出资15000元,由该公司为麦岭镇高田完全小学采购肉类、蔬菜类等食材,学生营养餐在原基础上每人每天增加2元,补助标准由原来的5元提高至7元,惠及全校76人,助力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
小小一餐饭,惠及大民生。不仅如此,两年来,驻村工作队始终围绕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督促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实。
走进高田完全小学,孩子们正在室外的操场上愉快玩耍,整洁宽敞的校园环境、设施健全的教室等,极大地改善了学校教学条件、学生生活条件。这背后,是驻村工作队投入20多万元对高田完全小学进行的升级改造,为孩子们打造一个教学氛围浓厚的校园。
“驻村工作队进行了大量的帮助,添加了很多教育教学设施,让学生能够在这个舒适优雅的环境里面进行学习。在六一儿童节或期末时,还为学生提供一些奖励奖品,激励他们努力学习。”高田完全小学数学教师孔兰香说。
此外,在产业帮扶方面,共帮助132户脱贫对象申请产业奖补,补贴49.254万元。就业帮扶方面,帮助跨省务工的脱贫对象155人申请交通补助,共计3.1万元;安排村内水域巡查员1人,月收入600元。其他帮扶政策方面,为边缘易致贫户申请临时救助7650元;协助村“两委”整治村内环境卫生、做好防汛值班,保障好村内群众安全;开展帮扶慰问、学校慰问、金秋助学等118人次,共计58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