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贵州省交通执法一支队按照贵州省交通运输厅、省交通执法监督局有关汛期安全工作部署要求,围绕汛期安全生产排查整治和预警响应,深入推进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按照安全问题“新疾旧患”一起治的工作思路,开展排查整治的同时,特别是对多年遗留的安全顽疾隐患存量问题进行梳理,支队党委统一部署,分管领导亲自督办,以解决问题为目标,针对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反复进行分析研判,制定方案,落实责任,凝聚支队内部上下和支队外联横向合力,“对症下药”,穷尽一切办法,以啃硬骨头的精神,全力整治了一批排查中发现和多年存在的风险隐患问题。
抽查汛期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叫应及时 封住“大裂口”
4月22日下午7时,一支队五大队在汛期安全隐患排查时发现,兰海高速K1319下行高填方路段突发挡墙下沉外倾,导致路面与挡墙连接处出现长约60米、宽0.6米的裂口,钢筋混凝土护栏下沉断裂,且路面继续下沉风险极大,严重威胁行车安全,大队立即启动叫应机制,迅速将情况通报“一路三方”,同时向支队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汇报,并根据支队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的调度指导,按照“应停尽停、应关尽关、应撤尽撤”的有关要求,做好车辆通行引导和现场管控,加快病害修复处置,确保叫应及时到位、管控及时到位、修复抢通及时到位。经与“一路三方”共同会商,果断封闭应急车道和行车道,保留超车道通行,并安排专人全天候观测,如路面出现下沉迹象,第一时间报告“一路三方”,必要时采取关停封闭交通的应急管控措施,确保行车安全,同时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加快病害治理,确保“五一”前修复病害。
路侧设施拆除前。
4月23日一早,支队分管领导赶往现场,将情况与贵阳公路管理局进行了通报,商定由责任单位采取混凝土填充裂缝、在路外进行回填反压的工程技术措施恢复路基稳定,并在应急车道设置临时防护设施和警示设施确保车辆通行安全。当天下午,病害及险情全部处治完毕,道路恢复双车道通行。由于该处险情预警发现及时、叫应及时、管控及时、抢通及时,应急处置得当,未发生次生事故,也未对车辆通行造成大的影响,确保了高速公路特别是“五一”期间的安全畅通。
持续发力 填平堰塞湖
银百高速公路杨眉堡互通涵洞出口处,多年前一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弃土破坏原有高速公路排水系统,后期又因人为堵塞养鸭场地再次破坏排水系统,导致每年雨季特别是主汛期涵洞出口处因大量积水形成堰塞湖,长期浸泡该处路基,危及高速公路安全营运。由于该处隐患成因复杂,涉及路政管理和治安管理方面的问题,支队前期多次督促责任单位进行整改,但整改效果不明显,在汛期依然会影响高速公路排水形成堰塞湖,隐患一直未得到根治。
现场督办。
今年以来,支队党委对该处隐患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专题进行了分析研判,梳理出问题的堵点难点,从2024年广东梅大高速公路路基塌陷案例中汲取教训,以隐患不除决不罢休的决心,在支队党委的统一部署下,由分管路政的支队领导牵头有针对性开展了跟踪督促整改工作。支队加强督促指导,大队靠前行动,联合“一路三方”多次向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报告该处隐患成因和风险,最终争取到了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由地方相关部门责成责任单位采取在涵洞前方设置管涵加盖覆土的工程措施恢复了高速公路排水系统,彻底消除了此处隐患。
堰塞湖整治后。
“兄弟”携手 拿下“拦路虎”
沪昆高速1887上行,多年前该处设置了一超限运输检测站,高速公路实行入口治超以来,该处超限运输检测站一直闲置未使用,该检测站钢架棚和岛亭设施一直在高速公路主线路侧,危及行车安全,加之钢架棚年久失修,汛期大风暴雨季节棚顶掉落和车辆碰撞岛尖的风险加大,一支队党委了解到该情况后,高度重视,专题进行了分析研判,由分管安全的支队领导牵头,开展跟踪督促整改工作,梳理了路政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来龙去脉,经对接,该处检测设施属四支队固定资产,一支队迅速将相关风险情况向四支队进行了通报,四支队得知该情况后,高度重视,随即一支队领导与四支队领导共同到现场进行了实地查看研判,对存在的风险隐患问题达成共识,“兄弟”同心,迅速行动,商定由一支队协助四支队拆除检测站相关设施,拆除后由一支队督促高速公路经营单位设置护栏。4月29日,检测站钢架棚成功拆除,5月20日,护栏安装完毕,该处隐患得以消除。(文/图 贵州省交通执法一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