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技取代了书法的实用性,书法必然要向纯艺术的方向发展,作为一门纯艺术,书法将突破所有束缚,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当今书家纷纷热情拥抱时代,大胆进行颠覆创新,赋予当今书法鲜明的时代特征。



然而作为一门传承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艺术,传统书法的魅力依旧难以超越,回归传统依旧被认为是书法发展的正路。



回归传统对于当今书家来说绝非易事,当今书坛都极为崇尚创新和个性,很多书家都只在传统书法当中浅尝辄止,然后就去探索自己独有的口味了。



纵观当今书坛,在展览体的大环境下,很多书家已经偏离传统书法太远了,夸张的造型和笔触,营造出震撼的视觉表现力,然而却无法让观者平静的耐心品味。这种作品的展示效果与传统书法大相径庭。



更多的书家在痴迷于探索创新书法,坚守在传统书法研究的人寥寥无几,时代和社会的大环境似乎就已经将书法拽离了传统的轨道。



即便是王冬龄先生和曾翔先生这样的传统书法造诣深厚的者,最终也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颠覆传统、探索创新上了。



都说创新需要勇气,但是对于当今书坛,似乎坚守传统才是真正的勇者。人们开始背离传统的主要原因,就是在传统书法中难有突破,难塑个性,只能另辟创新之路。



之所以造成如此现状,就在于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书法教育走了弯路,抛弃了书法的核心本质,让今天的书法开始变了样。



这个核心本质就是笔法,笔法是书法的基础技能,笔法的缺失必然导致学书方向的错误,陷入描绘画的误区,这样画出来的书法作品怎么能与写出来的相媲美呢。



当今书家都在精研笔法,但是真正走对路的人并不多,有的成名书家还将错误的笔法当成个人特色,教授学生如何精准的描绘画。



传统笔法的遗失其根本原因就是对笔法的认知错误导致,当今很多人包括一些书家都认为正确的使用笔法是完美笔画形态的保证。正是这种错误认知导致了正确的笔法被逐渐抛弃。



对于笔法的理解,崔寒柏先生的观点是值得重视的,他认为:即便是写楷书,笔法也是为书写便利服务的,而非笔画形态,笔画形态只是正确使用笔法以后自然形成的结果,绝非用笔法刻意描绘而成的。



崔寒柏先生就是当今书坛为数不多坚守传统书法阵地的书家,他的作品雍容典雅,颇具魏晋神韵,于传统书法规范中显奇趣,这不仅仅源于他对传统书法的深刻领悟,更在于他精妙绝伦的笔法加持。



观崔寒柏先生作书,笔试流畅,节奏明快,气韵贯通,如行云流水,其笔法看似简单却暗藏玄妙,每笔必有起、行、收的微妙调整,衔接处常有奇思妙趣,笔画质感浑厚劲健,形态坚实饱满,映带自然且滋生异趣,充分诠释了古人“笔软则奇怪生焉”的论断。



崔寒柏先生书法是拒绝刻意雕饰的,这让他的作品非常质朴率真,他的作品虽然少有当今展览体那般令人感到震撼的视觉冲击力,但是却以古雅的韵致更加耐人品味。



崔寒柏先生始终强调正确笔法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当今书坛的笔法弊端,这颠覆了很多人对笔法的认知,因此遭到不小的争议。



用崔寒柏先生的话讲,很多人从开始就走错了路,养成了习惯,再想往回走就非常难了。特别是一些已经取得一定声望的书家,你让他回去重新学习正确的笔法基本是不可能的,为了证明自己正确,他们也要将错误的笔法教授下去。



从当今书坛一些名家一笔一划的教授学生描绘画的普遍现象来看,崔寒柏先生此言不虚,一开始就错误的认知加上日后名利的掣肘,才是阻碍书法回归传统的主要原因。



不过伴随着人们对崔寒柏先生书论的逐渐理解和接受,未来书法必然会回到传统的正轨上,届时书法将迎来再次的辉煌发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