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啄木鸟文丛——文艺评论家作品集(2024)》发布10部新书,“啄木鸟文丛”继一年前资助出版首批9部新书之后再度引发关注。
经中国文联批准,中国评协、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联出版社于2023年联合启动《啄木鸟文丛——文艺评论家作品集》(以下简称《文丛》)出版计划,首批出版9部作品集,发布后受到广泛好评。2024年是《文丛》出版计划推进的第二年,最终确定10部作品,涵盖文学、戏剧、影视、美术、舞蹈、摄影、书法等多个艺术门类,还包括文艺理论、文化产业等领域。
《啄木鸟文丛 ——文艺评论家作品集(2024)》新书座谈会现场
5月20日,中国评协、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联出版社主办《啄木鸟文丛——文艺评论家作品集(2024)》新书座谈会。《文丛》作者、专家、编撰出版方、媒体记者和高校师生等80人参会。
座谈会上,《文丛》作者马健、龙其林、师力斌、金浩、吴吕明、杨勇总结评论工作要义和经验,探讨AI时代文艺评论如何扬长避短,思考当代舞蹈、摄影、书法评论的现状与前景,加强各艺术门类的对话与互动。
啄木鸟被誉为“森林卫士”“树木医生”,与会专家代表高度评价中国评协的“啄木鸟”品牌与系列活动,特别是“啄木鸟文丛”富于正大气象、富有多重意义,注重艺评现场、发扬批评精神,体现学科全面覆盖和创作路径创新,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术与大众有机兼容,有力呼应新时代文艺理论与实践探索,形成了多元多彩的文艺评论图谱,为广大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有助于建设山清水秀的文艺生态、营造天朗气清的行业新风,对推动文艺创作和评论繁荣发展、构建新时代中国文艺评论话语体系起到了积极作用。评论家一致强调文艺评论的人民立场、清新文风并建言献策,希望推动创造更多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大众文艺,走向持续性机制和共同体建构。
中国文联出版社副总编辑邓友女认为,“啄木鸟文丛”用专业权威的声音架设文艺创作与理论建设的桥梁,既注重学术深度,又强调现实关切,兼具专业性与可读性。文联社秉持“以出版助推文艺评论高质量发展”的初心,期待《文丛》成为文艺评论家的“孵化器”、文艺创作的“指南针”和公众审美的“引领者”。未来,文联社与主编方将依托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出版资源,推出更多优质评论佳作,孵化更多优秀评论家,把“啄木鸟文丛”这块招牌打造得更加响亮。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啄木鸟文丛》主编徐粤春表示,《文丛》每部作品都凝结着作者的心血和智慧,是评论家对文艺现象深入思考、对艺术规律不懈探索的结晶,并示范带动多地文联和评协开展《文丛》征集和出版资助工作。这些举措激励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一是坚守学术初心,筑牢理论根基。保持对文艺评论事业的热爱和敬畏之心,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提升学术素养和艺术修养。二是坚持扎根人民,始终服务人民。了解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和文化期待,以通俗易懂的表达、鲜活生动的笔触、质朴清新的文风,推动文艺评论走出学术象牙塔,走进人民群众,提升审美鉴赏能力,丰富精神文化世界。三是勇立时代潮头,拓宽评论路径。紧跟时代步伐,关注文艺领域产生的新现象、新问题,深入剖析背后的文化逻辑和产生的社会影响;并运用新平台、新手段和新技术,创新评论方式,提升时效性、针对性,更好发挥其战斗力和影响力。中国评协将加强与各方合作,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论坛、培训等活动,积极为文艺评论工作者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促进文艺评论人才成长和队伍壮大。
《啄木鸟文丛——文艺评论家作品集(2025)》出版申报通知同期发布。
中国文艺网新媒体
记者 | 白安琪
编辑 | 白安琪
点个“在看”,共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