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新闻网讯:(记者 王兰 通讯员 胡琛璟)作为交通强国建设的第一批试点省份,浙江早在多年前就已布局低空产业。凭借数字化综合发展水平高、产业平台众多、低空飞行经验丰富等优势,浙江在低空经济赛道上正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先飞区”开启新篇章

2024年全国两会,“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一个典型代表,低空经济在政策引导和科技进步的双重推动下,正快速崛起成为万亿级的产业新赛道。2025年4月,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浙江省财政厅发布《关于公布浙江省低空经济“先飞区”试点名单的通知》,确定11个地区为试点。


浙江低空经济11个“先飞区”试点

浙江省确定11个“先飞区”试点,在低空新基建建设、运行管理模式、服务保障模式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推动低空经济与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促进低空飞行在城市物流、文旅、农林作业等领域的商业化、规模化应用,依托浙江山海资源,赋能山区与海洋治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助力浙江在低空经济领域抢占发展先机。

随着低空经济的不断发展,浙江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为低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2024年,浙江省政府正式印发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高水平建设民航强省 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到2027年,浙江基本建成航空服务全省覆盖、航线网络全球通达、空港枢纽多式便捷、航空产业高能集聚、低空经济先行引领、行业治理顺畅高效的高水平民航强省和低空经济发展高地。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民航强省和低空经济发展高地。

2025年,浙江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加快布局低空经济列为重要任务,彰显其抢占未来发展高地的决心。

2025年,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印发《浙江省农业农村领域低空经济发展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农业农村领域低空经济发展新基建、新应用、新格局基本形成,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农用无人机配置全覆盖,全省农用无人机保有量10000台以上,农用无人机作业面积6500万亩次以上,建设农业生产“低空+地面”一体智能监测点100个,无人机乡村巡查巡检村域覆盖率30%以上。

助力民生

从深山到城市,从农田到边关,低空经济正以科技赋能的创新姿态,悄然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轨迹,让便捷、安全与高效成为民生新底色,真正让科技服务每一个人。

在浙江桐庐山区,面对山路崎岖、居住分散导致的老年助餐“最后一公里”难题,无人机载着恒温餐箱腾空而起,将原本半小时的送餐时间压缩至5分钟。这不仅开创了科技助老送餐新模式,更探索出多方参与的养老服务新路径。目前,横村镇已规划5条无人机航线,未来还计划在其他行政村推广,并拓展快递入户、药品配送等服务。在老龄化加剧的当下,无人机助老送餐展现了科技与养老融合的前景,也成为杭州完善农村老年助餐服务体系、书写共同富裕答卷的生动缩影。


无人机起飞运送老年人餐食。(图源中新网 肖健摄)

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通过5G+无人机打通“空中生命航线”,一架装载着急救血液的无人机从宁波市中心血站起飞,历时12分钟稳稳地降落在11公里外的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的无人机应急物流枢纽站,整个运送过程比地面运输节省了超过60%的时间。


无人机运输血液。(图源浙江移动)

在金华,浙江移动将5G无人机用于水稻种植管理,通过5G无人机影像的地图引擎以及人工智能的数据自动化处理,解决了人工测量精准度和耗时等问题,实现种粮补助高效精准下发,助力农田精准动态管理。据了解,一架5G无人机一周之内就可对金华金东区近8.35万亩耕地完成精度高达10厘米级的矢量图测绘,生成粮食种植“一张图”,有效解决了人工测量精准度和耗时等问题。


无人机在田间作业。(图源浙江移动)

在杭州,浙江移动支撑浙江省公安警务航空队打造警用无人机实战管控平台,在杭州奥体中心、国际博览城区域建设目前全国最大连片组网通感试验网,推进5G-A通感一体在低空安防领域的应用。针对典型塔站、高楼、道路、玻璃幕墙遮挡、水平部署五种复杂场景,助力公安开展无人机发现、身份识别、告警驱离等业务管理。近年来,浙江移动助力嘉善县公安局积极探索“无人机+”警务新模式,仅2023年,嘉善县公安局利用无人机空中快速封控技术,累计抓获网上在逃人员20余名,其他现行嫌疑人170余名。

文旅新亮点

近年来,浙江将钱塘江、西湖、横店等旅游资源和低空文旅项目结合,打造出多个低空游览航线。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低空旅游已经成为文成旅游的新亮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去体验“cityfly”。


浙江低空游览项目(图源:浙江交通)

2025年3月,横店通用机场的“空中看横店”低空游览项目迎来春季首批体验游客。当千万客流量的横店影视城遇上低空经济,一场颠覆传统的文旅的“空中革命”就此启幕。游客乘坐飞机在飞过横店影视城,以空中视角游览的圆明新园、秦王宫等景区,俯瞰一幅幅“历史画卷”在大地上展开。

人才“经济”

近年来,随着低空经济发展,无人机广泛应用于农业、测绘、交通等多个领域,各行各业无人机操控员需求量明显增大。据有关部门测算,目前中国无人机操控员的就业人才缺口高达100万人。广阔发展前景,吸引年轻人竞逐“云上”空间。


无人机飞行培训(图源杭州滨江区委宣传部)

浙江平湖,一家无人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捕捉”到了这一机遇,不仅为低空经济培养了越来越多的人才,也推动低空行业相关从业人员专业化、规范化发展。伴随低空经济快速成熟,相关政策日益完善,各类专业资格认证成为入门低空经济“敲门砖”。自2024年1月起,《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生效,明确规定操控小型、中型、大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的人员应当具备相应执照,掀起无人机“考证热”。

“智慧”监管

2025年5月,一架多旋翼无人机从舟山海关无人机机巢起飞,通过AIS系统精准锁定目标船舶,高效完成了对马峙锚地国际航行船舶的监管任务。这是杭州海关首次在浙江自贸试验区部署并启用无人机机巢,开启了无人机技术在海关智慧监管领域应用的新篇章。


无人机从机巢起飞 (陈吉浩 摄

无人机配备四光相机、热成像仪等先进设备,支持目标跟踪与语音警示功能,可在5分钟内抵达目标区域,覆盖半径达10公里。在实际监管中,无人机图像通过物联网络实时回传至后台系统,经风险分析研判,一旦发现异常,可实时提醒海关关员,并迅速联动监管艇,实现“空天陆海人网”一体化协同作业,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和应急响应能力。


农用无人机作业(图源杭州市农业农村局)

在当下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浙江正全力拥抱低空经济这一极具潜力的新赛道。未来,浙江还将凭借在政策、基建、应用等多方面的先行优势,有望在低空经济领域持续高飞,构建起完善的低空经济生态体系,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