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健康话题中,中药的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最近,一种名为马兜铃酸的物质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它就像一个隐藏在暗处的恶魔,悄悄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马兜铃酸引发的轩然大波
2003年,新华社记者朱玉的一篇报道引发了一场震动全国的龙胆泻肝丸事件。她撰写的《龙胆泻肝丸,清火良药还是致病根源》一文,向全社会披露了龙胆泻肝丸导致肾功能衰竭的问题。原来,罪魁祸首就是中药关木通中含有的马兜铃酸。据媒体报道,因龙胆泻肝丸致病者约10万例。
马兜铃酸可真是个可怕的肾脏杀手,它创造了一个医学名词“中草药肾病”。它引起的肾脏损伤无法恢复,敏感患者极小剂量就可导致肾功能衰竭。大剂量马兜铃酸直接引起急性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导致肾衰竭,低剂量摄入也可能引起肾脏不可逆损伤。 比如,有一些患者长期服用含有马兜铃酸的药物,起初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时间推移,肾脏功能逐渐受损,最终发展为尿毒症。
各国对马兜铃酸的态度
自1991年发现马兜铃酸中草药引起肾衰竭后,比利时、英、法、日、美等国家陆续禁止含马兜铃酸中草药。2000年,WHO甚至专门发出了马兜铃酸草药致肾病警告。至2004年,全世界除中国大陆外,包括香港台湾地区均已经全面禁用含马兜铃酸中药材。 然而,在中国大陆,事情却变得复杂起来。1998年起,中国陆续出现大量马兜铃酸肾病患者,国内医学界专家多次向卫生部门反映龙胆泻肝丸导致尿毒症的问题,并不断呼吁健全中药的检验手段。
但直到2003年,在舆论压力下,SFDA才将龙胆泻肝丸转处方药,2004年取消广防己、青木香药用标准,对部分含马兜铃酸的药物加强管理。 同仁堂作为药品生产企业,在整个事件中没有主动向消费者发出过任何的警告更没有采取过任何的召回措施,这也让很多人感到失望。
马兜铃酸分子式
中医界的争议
禁用关木通等含马兜铃酸中药的努力,遭到了中医界的强烈抵制和反对。一些中医专家声称,中西药分属两类不同体系,不能用西医标准要求中医。他们认为,按照中医药理论使用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就是良药,不按中医药理论使用,就很可能成为毒药。
但事实上,马兜铃酸根本没有所谓的安全剂量,即使极小量的摄入,也会在肾内形成无法排出长期存在的DNA加合物,对肾脏造成持续的且不可逆的损伤。如果没有现代医学的介入,中医们根本不知道马兜铃酸为何物,更不知道关木通含有马兜铃酸。 比如,陆广莘院士曾声称马兜铃酸作为宣判龙胆泻肝丸有毒依据“片面,缺乏科学依据”,但这种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含马兜铃酸的植物
总之,马兜铃酸的危害不容忽视。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看待中药的安全性,不能让所谓的“国粹”成为危害健康的隐患。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让人们能够放心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