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在一处宁静的小村落,住着一位名叫锦娘的女子。锦娘年方二八,生得眉清目秀,心地善良,与年迈的父母相依为命,一家人靠着几亩薄田,日子过得平淡安稳。
一日,锦娘正在家中操持家务,忽闻门外传来一阵虚弱的声音:“姑娘,行行好,能否讨口水喝?” 锦娘打开门,只见一位身着破旧道袍的道士,面容憔悴,眼神中透着疲惫。
锦娘心生怜悯,赶忙将道士请进家中,倒了一碗热水递给他。道士接过水,一饮而尽,脸上露出感激之色:“多谢姑娘,老道我赶路至此,又饥又渴,幸得姑娘相助。”
锦娘见道士模样可怜,便问道:“道长这是要去往何处?” 道士叹了口气说:“老道云游四方,本无定所,如今路过此地,实在是走不动了。”
锦娘心想,天色渐晚,这道士又如此虚弱,便说道:“道长若不嫌弃,可在我家借宿一晚,明日再赶路不迟。” 道士连连道谢:“姑娘大恩,老道铭记于心。”
锦娘安排道士在自己的房间休息,自己则去厨房准备饭菜。不一会儿,饭菜做好,锦娘请道士出来用餐。道士看着桌上简单的饭菜,吃得津津有味。
饭后,锦娘回到房间,准备休息。却见道士坐在床边,并未躺下。锦娘疑惑地问:“道长,您为何不休息?” 道士却突然说道:“姑娘,老道想借姑娘的床一用。”
锦娘心中一惊,面露难色。这孤男寡女共处一室,已是不妥,如今道士还要睡她的床,实在让人难以接受。但想到自己已经收留了道士,也不好立刻拒绝。
犹豫片刻后,锦娘说:“道长,这…… 不太方便吧。” 道士却神秘一笑:“姑娘放心,老道自有缘由,绝不会做出冒犯姑娘之事。”
锦娘见道士言辞恳切,又想起自己的善良本性,便咬咬牙说:“那好吧,道长请便,我去爹娘房间凑合一晚。” 说罢,锦娘便转身离开。
半夜时分,锦娘突然被一阵奇怪的声响惊醒。她心中害怕,悄悄起身,想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她轻手轻脚地来到自己房间门口,透过门缝往里看。
只见道士坐在床上,手中竟掏出一条黑蛇。那黑蛇通体乌黑发亮,吐着信子,模样十分吓人。锦娘吓得捂住嘴巴,差点叫出声来。
她心中又惊又怕,不明白道士为何要掏出黑蛇。难道这道士是个坏人,故意借宿在此,图谋不轨?锦娘越想越害怕,决定叫醒父母,将此事告诉他们。
父母听后,也是大惊失色。父亲说:“这道士定有古怪,咱们得小心应付。” 于是,一家人小心翼翼地来到锦娘房间门口。
道士似乎察觉到了有人,抬头看向门口,微微一笑:“你们来了,正好,我正要找你们。” 说罢,他将黑蛇放回怀中,起身打开门。
锦娘一家紧张地看着道士,道士却一脸平静:“你们莫要害怕,这黑蛇乃是我的法宝,我此番前来,是为了救你们。” 锦娘疑惑地问:“救我们?这是为何?”
道士缓缓说道:“我云游至此,察觉到你们村子有一股不祥之气。这黑蛇能感知邪气,我将它放在床上,就是为了探寻真相。”
锦娘一家半信半疑,道士接着说:“明日,你们随我在村子里转转,自会明白。” 锦娘一家虽心中忐忑,但也只能答应。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道士便带着锦娘一家在村子里四处查看。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了村子边缘的一口枯井旁。
道士脸色一变,说道:“就是这里,邪气就是从这口枯井中散发出来的。” 锦娘一家看着枯井,心中充满了恐惧。
道士从怀中掏出黑蛇,黑蛇迅速钻进枯井。不一会儿,井中传来一阵剧烈的声响,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挣扎。
众人紧张地盯着井口,过了好一会儿,黑蛇从井中钻了出来,嘴里还咬着一只浑身散发着黑气的老鼠。道士说:“这只老鼠已被邪气侵蚀,成了妖物,若不除掉,必将为祸村子。”
说罢,道士施展法术,将老鼠身上的邪气驱散,老鼠瞬间化为灰烬。锦娘一家见状,对道士的话深信不疑,纷纷向道士道谢。
经此一事,村子恢复了平静。村民们得知此事后,对锦娘一家和道士感激不已。锦娘对道士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她对道士的法术和为人十分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