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秦岭发生的一场意外,终结了一位年轻的文坛新星,他叫卜文哲,是当地有影响力的青年作家。



图片来自于网络

就在不幸发生前,他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刻:即将成为名校博士,也将拥有自己的家庭,如今登山途中的一个失误,却让他未及实现的梦想永远留在了那片壮美的山峦之中。

生命定格秦岭险峰

卜文哲,1997年生人,延安大学本科,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履历光鲜,人生眼看就要大放异彩,结果却因一次意外,永远的留在了28岁。



图片来自于网络

他的笔下,既有对故土乡情的缱绻描摹,字字句句都透着黄土地的醇厚,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带着青年人特有的锐气与思考。

至于留下他的嘉午台,可不一般,它坐落在西安东南,是秦岭山脉中一座以险峻著称的山峰,山势奇峭,怪石嶙峋,行路艰难,素有“小华山”之称。



图片来自于网络

其最高处海拔一千八百多米,对那些热爱挑战、渴望征服的登山爱好者而言,无疑是个充满魔力的地方。

卜文哲显然也是这群“瘾君子”中的一员,翻看他过往的朋友圈,那些定格的瞬间,记录着他对登山近乎痴迷的热爱:黄山莲花峰的云海翻腾,秦岭南五台的层峦叠嶂,尖山顶的极目远眺。



图片来自于网络

这些险峻的山峰,都曾留下过他坚实的足迹,也见证过他登顶后的喜悦,或许在他看来,每一次攀登都是对自我极限的一次突破,每一次站在峰顶俯瞰,都是一次与天地自然最坦诚的对话,能为他的文学创作注入不竭的灵感。

自古文人多爱寄情山水,卜文哲也不例外,他试图在山水间寻找某种超越,只是这一次,他选择了险峻的嘉午台,命运却以最残酷的方式,给他开了一个无法挽回的玩笑。



图片来自于网络

据知情人讲,事发当天,卜文哲攀爬的正是嘉午台最为艰险、鲜有人迹的野路,更有网络评论区的说法,直指一个令人心碎的细节。

意外的发生,可能与他不慎掉落了手机,在俯身去捡拾的那一瞬间有关,这个说法虽未得到官方的最终证实,却无疑给这起悲剧又蒙上了一层令人扼腕叹息的阴影。



图片来自于网络

试想在那样的悬崖峭壁,一个小小的分神,一个本能的动作,竟可能瞬间就划分了生与死的界限。

若真是如此,那真是应了古人那句“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警示,在极致的险境中,任何微小的失误都可能被无限放大,酿成无法承受的后果。



图片来自于网络

更让人心碎的是,卜文哲的人生画卷,才刚刚在他面前徐徐展开最华彩的篇章,他的朋友透露,他不久前才订了婚,人生伴侣已定。

更令人瞩目的是,他也刚刚考取了北京某知名高校的博士,这意味着,他即将牵手爱人,步入婚姻的殿堂,组建属于自己的小家庭。



图片来自于网络

而这也意味着,他将在学术的道路上继续攀登,前途一片光明,未来可期,他社交媒体上最后一条动态,永远停在了5月14日,记录的是他兴致勃勃参加另一位作家签售会的场景。

视频里的他,笑容阳光,神采奕奕,谁能想到,这竟是他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影像,如此鲜活,又如此刺痛。

责任青年的未竟之梦



图片来自于网络

28岁,对于一个写作者而言,正是积累了相当的生活阅历,思想日渐成熟,创作力喷薄欲出的黄金时期。

卜文哲生前是咸阳市作协会员,还曾担任《延安散文基地》的执行主编,他的作品散见于《安徽文学》、《中国艺术报》、《延河》等多家知名报刊杂志。



图片来自于网络

他不仅擅长散文创作,也发表过学术论文,足见其文学功底之扎实与理论素养之深厚,翻阅他的社交动态,除了文学感悟和登山的豪情,还有他对家乡关中大旱的忧心,对农村现状的深切关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个青年知识分子宝贵的责任感与担当。

这样一个有才华、有情怀、有担当的年轻人,他的突然离去,对他的家庭是天塌地陷般的打击,对陕西乃至中国当代文坛而言,也是一个难以估量的损失。



图片来自于网络

他的父亲,在承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丧子之痛时,确认了儿子是在嘉午台登山时坠亡的事实。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份痛,如山崩,如海啸,足以压垮任何人。

他的未婚妻,他的师长朋友,还有那些曾经被他文字打动的读者,都在用各自的方式,表达着深切的哀悼。



图片来自于网络

有人在他的社交账号下留言,愿他在另一个世界里,能继续他的文学梦,没有意外,只有热爱。

参考信息
28岁的他爬山时意外离世!刚订婚、考上博士……
2025-05-21 09:06来源: 厦门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