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吭哧有力
凤阳鼓楼塌了,这里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塌的是上面的楼宇,不是文物,是1995年重建的,下面重点保护文物的台基没啥事。
坏消息:塌了的楼宇去年刚修缮过,花了340万……
去年维修,今年塌
安徽凤阳是朱元璋的老家,所谓的“凤阳鼓楼”其实是明中都鼓楼,属于国家3A景区。
明朝的开国功臣李善长负责建造,古楼距今已有680年,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鼓楼,古语有言“层檐三覆,栋宇百尺,巍乎翼然,琼绝尘埃,制度宏大,规模壮丽”。
680年都好好地,偏偏刚维修一年不到就塌了,你说搁谁不多想啊!
5月19日下午六点半鼓楼突然坍塌,现场坍塌画面曝光,那叫一个震撼,浓烟四起,高达数十米,将楼宇都掩埋了。
鼓楼下的游客四散而逃,当地居民表示:“还好是这个(时间)点,广场上没人,没人受伤。如果再晚一点,吃完晚饭出来玩的小孩很多。”
事件影响太过轰动,想必当地文旅局也是连夜加班,连发两则通报。
当晚发布一则,纠正鼓楼并非坍塌,而是鼓楼楼宇东侧瓦片脱落,无人员死亡。
第二天一大早再次发出情况通报。
公布鼓楼具体坍塌的楼宇非文物保护,是1995年重建的,明朝时期的楼宇已经毁于清咸丰三年。
维修情况和处置情况也相应通报了。
然而,文旅局通报的鼓楼维修情况却再次引起轩然大波。
2024年3月刚刚维修完的鼓楼,没有经历地震、台风,风和日丽的情况下,轰然大量瓦片脱落,如今楼宇部分满目狼藉,这说得过去吗?
朱元璋680年前立的“万世根本”好好的,建好30年、一年前刚维修过的楼宇却塌了,怎么古代建筑比如今技术还发达?
凤阳文旅局针对此事已经展开调查,网友们的调查也开始了……
维修单位,查!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凤阳大明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于2023年发布维修招标公告,由黄山市徽州中亚建筑安装古典园林有限公司中标所得,合同总额341.206万元。
耗时半年竣工,质量要求中明确写着:工程质量必须达到国家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合格标准。
招标信息中明确写着维修内容为:鼓楼楼宇重檐歇山顶屋面维修,更换损毁檐板、屋椽及脱落瓦片,斗拱、门窗油漆翻新,二楼栏杆加高等。
好家伙,人家本来脱落瓦片可能也就几十块,经他们一维修不但瓦片掉秃了,屋椽都塌了。
网友扒出来该项目负责人为潘某荣,还是个二级建造师,没想到就这水平。
而且据黄山市建筑协会官网发布的信息显示,该项目最终“于2024年6月5日通过竣工验收,得到业主单位及社会各界人士一致好评”。
到底是谁来验收,也需要查一查,当时验收情况是否符合合格标准?
中标公司注册资本和实缴资本都是2500万,老总名下有三家企业。
340万维修中标公司老总江某利也不简单,他还是当地建筑行业副会长,经常参与黄山市的建筑调研学习交流活动。
只不过工程干成这样,再出去交流经验,不知道是福还是祸啊!
更让大家想不通的是,齐鲁晚报显示,该中标公司曾因欠薪被两次起诉,但却曾获评“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先进单位”。
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先进单位的奖项,从名字来看就知道是鼓励企业不拖欠民工工资的,但曾被两次欠薪起诉企业却获奖。
到底是其他企业更过分?还是奖项有水分?这也需要深入调查!
违建疑云,央妈发声
不但维修企业有问题,现在就连凤阳鼓楼的楼宇部分是否违建也存疑了。
5月20日,央视网发布新闻《凤阳鼓楼坍塌部分建筑为违建》。
楼宇部分虽是1995重建,却未经安徽省文物局批复,属于违建的“假古董”。
此事一出来舆论哗然,难道游客花30块钱买的门票,看得竟然一半是“假古董”?
凤阳文旅局长也慌了,赶紧站出来表示:央妈不要乱说,可不是违建啊!
对于鼓楼复建是否通过国家文物局的批准,凤阳文旅局长卢德永表示,因为是省级文保,只需通过省级批复,“调查组后续会发布详细通报”。
其实是不是违建很好证明,拿出省文物局的批准文件就好了。
我们让子弹飞一会,到底是不是违建,还有为何楼宇维修一年就坍塌?340万维修款到底有多少具体投入工程建设?
我们需要一个答案,静等后续通报!
大家对此事怎么看呢?
信息来源:
央广网《凤阳鼓楼坍塌部分建筑为违建》
九派新闻《“凤阳鼓楼坍塌”登热搜第一,官方通报详情:去年3月维修竣工,已成立调查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