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在社交媒体播客中突然表态:“我有很多敌人,但不需要更多了,愿与杜特尔特家族和解。”就在一周前,菲律宾中期选举结果揭晓:马科斯阵营在参议院12个改选席位中仅获6席,而对手杜特尔特家族斩获5席,外加一名“双面盟友”,双方几乎平分秋色。这场被视作“两大家族代理人战争”的中期选举,原本被马科斯寄予厚望。

执政三年来,他通过改组警察系统、推动弹劾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之女),甚至将老杜特尔特引渡至海牙受审,试图彻底瓦解对手势力。然而,选举结果却狠狠打脸——杜特尔特家族不仅守住了南部达沃市的“家族堡垒”(老杜以超50万票连任市长,得票率是对手的8倍),更在参议院形成足以制衡马科斯的势力。马科斯的“求和”姿态,实为政治止损的无奈之举。他的亲信、众议院议长马丁·罗穆亚尔德斯坦言:“总统需要稳定,而非无休止的争斗。”但杜特尔特家族显然不吃这套。



莎拉在选举结果出炉当天便放话:“我渴望一场公开审判,将用证据‘血战’到底!”2022年,马科斯与莎拉组成“统一团队”,以压倒性优势拿下总统与副总统宝座。彼时,两大家族被视作“终结菲律宾党争”的希望。然而,蜜月期仅维持一年:马科斯拒绝任命莎拉为国防部长,转而推行亲美外交;莎拉则公开抨击其“不懂治国”,甚至被曝出“密谋暗杀总统”的指控。

真正的决裂发生在2025年3月。国际刑事法院(ICC)以“反人类罪”对老杜特尔特发出红色通缉令,马科斯政府配合将其引渡至海牙。这一举动彻底激化矛盾——杜特尔特支持者在达沃市街头焚烧马科斯画像。如今,弹劾案已成为两大家族博弈的终极战场。根据菲律宾宪法,弹劾需参议院24席中16票支持。中期选举后,马科斯阵营仅能确保14票,距离门槛差2票;而莎拉已锁定8张反对票,只需再争取2名中间派参议员即可翻盘。关键变数在于自由派参议员巴姆·阿基诺和潘吉利南——两人竞选时高呼“打破家族垄断”,如今却成了弹劾案的“关键者”。



这场权力游戏暴露了菲律宾政治的三大顽疾:家族政治的“轮回诅咒”,菲律宾政坛始终被少数精英掌控,正如马尼拉大学教授帕西菲科·阿巴德所言:“这里的民主是家族利益的排列组合。”民生沦为权斗牺牲品,马科斯执政三年,菲律宾通胀率连续6个月超6%,大米价格飙升至每公斤50比索(约合人民币6元)。

地缘博弈的“外溢效应”,马科斯为转移国内矛盾,近期频繁在南海议题上对华挑衅,并加速与美日军事合作。杜特尔特家族则趁机炒作“爱国牌”,指责马科斯“出卖国家”。眼下,所有目光聚焦于7月的参议院弹劾审判。莎拉若过关,2028年总统大选将成“公主复仇记”;若失败,其弟塞巴斯蒂安(达沃副市长)或好友伊梅·马科斯(马科斯姐姐)可能接棒。



更深层的危机在于社会撕裂。达沃市民胡安说:“他们(政客)和解与否不重要,我只关心何时能吃上30比索的大米。”而菲律宾军方内部已现裂痕——亲美派支持马科斯,南部驻军则多效忠杜特尔特。毫无疑问,若矛盾激化,菲律宾恐面临‘宪政危机’甚至局部冲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