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首单国际公路运输业务从石家庄综合保税区发车。 记者 张晓峰 摄

5月20日11时35分,石家庄综合保税区再次迎来历史性时刻,满载电子器件、机械设备等货物的3辆国际公路运输专车从关口缓缓驶出,首单国际公路运输业务正式发车,预计10天后抵达俄罗斯首都莫斯科。

这标志着石家庄首条国际公路运输专线开通,河北省实现了“海陆空+国际公路运输”多式联运闭环,为“河北制造”乃至“中国制造”出海搭建起高效直通的新桥梁。

此次发车的国际公路运输线路全程1万多公里,货物从石家庄综合保税区出发,经内蒙古满洲里口岸出境,横跨蒙古国、俄罗斯,最终抵达莫斯科。与传统运输模式相比,该专线实现 “一车到底、全程不开箱”“门对门”的运输,无需中途换车、倒装,京津冀地区外贸企业有了更灵活高效的跨境物流新选择。

提速、降本是这条专线的两大核心优势。较传统模式,专线压缩通关时间达70%,运输成本降低15%以上。

负责首单运输的河北嵩宏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康算了一笔账,“过去普通公路运输到莫斯科需35天时间,经过5个卡口,中途换2至3次车,开3次箱,现在最快8天送达,时效提升了60%以上。”据了解,运输车辆上装载了北斗系统,可实时查看货物轨迹、通关状态等全流程。

通关成本降低了,外贸企业和生产企业的负担也随之减轻。

当天发车的产品中,有来自石家庄中兴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车轮器件,其销售副总监毋长琳说:“以往产品出海,要么选择运费较低但运输周期长的传统海运,要么选择虽能快速交付但运费高昂的空运。而现在有了国际公路货运专线,中途不换车、不倒装,也就减少了产品损耗,一批产品出口利润能增加24%。”

“外贸企业最看重资金流通,大笔订单若能提前到达目的地,综合成本就下降了20%。”熔创金研(河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纪东方也深有同感。

“下一步还将陆续开通中亚及中欧跨里海线路,让更多京津冀的产品通过这条高效通道走向全球。”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定片区综保区管理办公室主任高永宁介绍,今年年底前,该专线每周10班常态化发车,年货运量将突破1万吨,货值超20亿元。

这条新通道是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将与现有的跨境铁路、跨国航空通道共同构建立体协同运输网络,助力更多的“河北制造”乃至“中国制造”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记者 焦莉莉)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