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20日讯新建10所中小学,新增学位2.5万个;提档升级60所(次)学校,新增普惠性学位2.5万个;新建公办园11所、新增普惠园37所,新增普惠性学位11,850个……回首过去五年,重庆高新区教育实现了从小到大、从有到优的华丽蝶变。
重庆高新区教共体授牌仪式。
这组亮眼的数据背后,折射出怎样的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密码?40余名记者走访重庆高新区寻找答案。
党建擎旗 绘好青春思政“同心圆”
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既是广大群众的殷切期盼,也是重庆高新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选择。
教育要优质均衡发展,思政教育绝不能落后。重庆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始终坚持以超常规的经费投入、超常规的人员保障、超常规的改革力度,构建教育优先发展的一流生态。以党建引领、思政铸魂,推动教育公平与质量双提升。
重庆科学城西苑小学校“大思政课”。
重庆科学城慧谷小学校“大思政课”。
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庆高新区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及党纪学习教育,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以清廉建设为抓手,推动教育系统作风整治,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
走进重庆科学城白市驿第一中学校,在“精毅青春·筑梦大思政”品牌引领下,学生们走进革命纪念馆、进入社区进行科普;在重庆科学城明远未来小学校“青春思政劳育砺行”实践活动中,学生们踏入一场与土地、科技、传统对话的奇妙旅程……一个个思政活动如繁花盛放,而这些思政“花朵”,正是从重庆高新区“青春思政”实践沃土中培育而来。
重庆科学城明远未来小学开展“未来早市”劳动实践活动。
“青春思政”共同体由重庆高新区公共服务局、重庆高新区融媒体中心携手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8所高校共同组建而成。旨在充分利用“大学城”就在“科学城”资源优势,推进“大中小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打造“思政+体育”“思政+艺术”“思政+科创”“思政+研学”等项目集群,为思政育人注入新的活力与内涵。
区级中小学生田径、篮球等体育比赛定期举行;思政元素融入区、校级“科创大赛”“科普大赛”等活动;中小学生走进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红色记忆”等重庆市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在“青春思政”共同体的润泽下,重庆高新区大中小学书写着思政育人的崭新篇章,其相关建设经验被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登载推广。
从创建“党建引领”的核心驱动到“青春思政”的品牌创新,重庆高新区以党建为“纲”,以思政为“目”,织就了一张“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红色网络,让教育公平与质量并重、让立德树人与时代同行。
扩优提质 筑牢教育公平“硬支撑”
随着国家对教育公平重视程度不断加深,筑牢教育公平“强基石”势在必行,“教共体”成为重庆高新区破解资源壁垒、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词。
重庆科学城慧谷小学校园。
五年前,重庆科学城慧谷小学校仅拥有几间简陋的教室和一块坑洼不平的操场。如今,在“科创高新智慧教育”引领下,建成了28间智慧教室、功能教室、未来教室等。这背后不仅是一所学校硬件设施的迭代升级,更是重庆高新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
面对区域教育基础薄弱、发展不均衡,南北“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等挑战,重庆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精心织就了一张覆盖全域的优质均衡教育“经纬网”,将教育的阳光均匀地洒落在每一寸土地:
以“活水”之姿搅动教育资源之池。重庆高新区滚动实施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按照“五个一批”思路,新建成重庆巴蜀科学城中学校等 10所学校。与北师大、华中师大、首都师大等全国全市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共建新优质学校 16所。构建“578”教育集团发展格局,重庆巴蜀科学城中学校、重庆八中科学城中学校等5个教育集团成功揭牌,全域打造共荣共生型“教育共同体”20个,“高校 +赋能联动、名校 +品牌带动”的办学格局基本成形,描绘出一幅“百花盛开、万马奔腾、群星璀璨”的“新智慧教育”全新生态图。
以“良师”之能筑牢教育进步之基。搭建区域教师成长“五大平台”——大学习、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大论坛。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促进教共体内师资力量的均衡配置,实施校长竞聘与教师轮岗制,并落实跨区域调配及激励政策。近四年来,全区交流教师达2000人次,名优教师向薄弱校流动的比例显著提升35%。
以“数智”之芒点亮教育变革之光。完成重庆科学城白市驿第一中学校、重庆师范大学附属科学城中学校等 60所学校提档升级。新建计算机教室、录播室等164间,实现办学条件综合达标率、创客教室配置率、多媒体教室配备率、AI教研员配备率等多个指标 100%全覆盖。
校家社共育 激活协同育人“新势能”
教育优质均衡,非一日之功,亦非一校之力,须凝聚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力量协同共进。在重庆科学城西苑小学校园里,在体系协同、课程协同、资源协同支撑下,“1 + N”机制将校家社协育的阳光洒在了每一位学生身上;在重庆大学城沙坪坝小学校里,OMO亲子沟通赋能营的家长们用五天学习的沉淀,共同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教育协奏曲。
重庆大学城沙坪坝小学校OMO家庭教育训练营结营仪式。
重庆大学城树人小学开展校家社协同共建活动。
重庆科学城西苑小学 举行好家长颁奖盛典。
立足“科创高新·智慧教育”发展思路,重庆高新区着力打造以“人的智慧化、技术的智能化、生态的协同化”为特质的区域校家社协同育人新样态。
为下好协同育人这盘棋,区域印发《关于成立重庆高新区校家社协同育人领导小组的通知》,形成“教育吹哨,部门镇街、平台公司齐报到”发展格局。统筹调动教育、卫生、民政、文旅等资源,提供全方位的优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建立“学校——年级——班级”三级联动的家长委员会体系,组建校家社共育实施团队。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重庆高新区充分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让课后服务、家校交流、区域管理等九大场景为协同育人提供数字化支撑;打造新智慧教育“校家社协同育人”品牌,围绕“校家社”协同育人,开展课题研究;在高新智慧教育平台中开发“协同共育一件事”,实现特色资源共建共享;联动部门、街镇、社区构建多种应用场景,在线发起活动,家长一键报名,实现一站式协同育人。
全区教师已取得家庭教育指导师资格证书35人;重庆高新区先后获评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教育部“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区;成功创建国家级家庭教育示范校1所、市级3所;校家社共育实践经验被国家级、市区级主要媒体正面报道78次,在市区“校家社协同育人”主题活动中进行经验交流232人次……一个个荣誉,勾勒出了区域校家社协同育人发展轨迹。
教育优质均衡,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更是社会公平的“基准线”。重庆高新区正 绘就“百花盛开、万马奔腾”的优质均衡教育新图景,积极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全国校地合作样板区。
闪电新闻记者 刘萌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