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小区遛弯,发现好些邻居都戴着口罩,闲聊才知道发热咳嗽的人又多了些。翻看新闻,4 月以来新冠病毒新变异株确实活跃,虽说大家症状大多轻,但咱中老年人还是得把身体底子夯实了。今天不聊那些专业词,就从一日三餐和生活细节唠唠,怎么吃得香、过得稳,让病毒离咱远点。建议:多吃3样,少做3事……


“多吃3样”

1:蛋白质。咱老百姓吃饭,讲究个实在。您看那鸡蛋、豆腐、鱼肉、牛奶,都是家里常见的。早上煮俩鸡蛋,配碗热乎的豆腐脑,中午清蒸条鲈鱼,晚上熬锅鲫鱼豆腐汤,再切点酱牛肉当凉菜,这些都是给身体 "搭架子" 的好东西。

尤其是上了年纪,牙口不好的,把鱼肉剁成泥做丸子,豆腐炖得烂烂的,照样能吃得香。蛋白质就像盖房子的砖,吃得足,身体才有劲对付外界的小毛病。楼下李大爷现在每天早上必喝杯牛奶,晚上再吃块蒸蛋,换季的时候明显没那么容易感冒了。

2:维生素 C。菜市场里的橙子、猕猴桃、西红柿、青椒,看着鲜艳喜人,吃起来酸甜可口,其实都是咱身体的 "活力剂"。早上榨杯橙汁,配两片全麦面包;中午炒个青椒土豆丝,酸甜的西红柿炒蛋;晚上来盘凉拌猕猴桃,都是简单又好吃的做法。

维生素 C 这东西,就像给身体这部机器上点润滑油,让各个零件都转得顺畅。记得别把蔬菜炒太久,像青椒、西红柿稍微炒炒就出锅,营养保留得更好,口感也脆嫩。我家阳台还种了几盆小番茄,现在熟了,摘下来洗干净直接吃,新鲜又方便。


3:锌元素。家里的核桃、南瓜子、燕麦、玉米,别看不起眼,里面藏着不少 "小帮手"—— 锌元素。每天抓一小把核桃,看电视的时候慢慢嚼,或者把南瓜子炒熟了,跟老伙伴们下棋时来上几颗,既解馋又补身子。

早上煮点燕麦粥,放上几颗红枣、葡萄干,再撒点核桃碎,香喷喷的一碗,喝完全身都暖和。玉米可以煮着吃,也可以掰成粒炒着吃,都是家常做法。锌元素能让咱身体的抵抗力更足,就像家里请了个尽职的小保镖,帮着抵御外界的坏东西。


“少做3事”

1:别折腾鼻子。好多人觉得鼻子里有点不舒服,就想用盐水洗一洗。其实咱的鼻子自己就有一套清洁系统,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粘住灰尘和病菌,鼻毛还能挡一挡大的颗粒。您要是频繁洗鼻,就像给鼻子来了场 "大扫除",把原本的保护层都破坏了,反而让鼻子变得敏感、干燥,容易受刺激。

平时保持屋里湿度合适,用加湿器或者晾条湿毛巾就行,出门戴个口罩,挡住灰尘和病菌,比洗鼻靠谱多了。我邻居老李以前总洗鼻,结果鼻子老是干痒,后来听劝不洗了,慢慢就好了。


2:少去人多的地儿凑热闹。现在天气暖和了,大家都爱出门逛逛,但商场、棋牌室这些密闭人多的地方,还是尽量少去。您想啊,人一多,空气不流通,病毒就喜欢在这样的环境里转悠,找机会钻空子。

咱可以约上老伙伴去公园散散步,湖边坐坐,晒晒太阳,聊聊天,空气好又宽敞,还能活动活动筋骨。要是非得去超市这些地方,戴上口罩,速战速决,别在里面逛太久。我现在买菜都是列好清单,直奔主题,买完就走,减少在人群里停留的时间。


3:别熬夜。咱们年轻的时候可能熬个夜没啥,现在上了年纪,熬夜可真是伤不起。晚上熬到十一二点,第二天起来头晕脑胀,浑身没劲,时间长了,身体各方面都跟着出问题。

就像家里的电器,一直开着不休息,也容易出故障。咱每天晚上尽量十点前就上床,睡不着的话,泡泡脚,听听轻音乐,慢慢养成早睡的习惯。睡好了,第二天精神头足,干啥都得劲,身体的抵抗力也跟着上来了。

我家现在吃完晚饭,看看电视,泡泡脚,九点多就准备睡觉,早上起来浑身轻松。


除了吃好、注意这些小事,咱平时还得动一动。每天吃完晚饭,在小区里走个二十分钟,活动活动筋骨,也别太累,微微出汗就行。心情也很重要,别老琢磨着病毒啥的,跟老伙伴们乐乐呵呵的,心里敞亮,身体也跟着舒服。

现在网上都说病毒没那么厉害了,但咱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年纪大了,各方面都得注意。咱不恐慌,但也不能大意,从日常的饮食、作息做起,把身体养得棒棒的。就像咱过日子,细水长流才能过得安稳。


其实啊,疫情这几年,咱都明白了一个道理: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不用去追求啥高大上的方法,就把家里的一日三餐安排好,生活习惯调整好,比啥都强。您说是不是这个理?要是觉得这些建议有用,就转给身边的老姐妹、老兄弟们,大家一起吃得香、睡得好,身体倍儿棒,病毒来了也不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