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恩文

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交,初次见面或偶然相识抑或熟人,见了面都流行递名片。

名片各式各样,五光十色。但名片上面印的内容大体差不多,一般都少不了姓名,单位或公司名称,再就是职务,电话号码(住宅、家电)或传呼、手机号,个别的还有邮箱,经营范围,英文等等。

阿森是那时的天之骄子,更是个大忙人,他的身份多得连他自己都数不清,光自己开办的公司就有五六个,且都是法人,其他社会上的这个协会那个协会的兼职也有不少,因此,大会小会、大事小情也都需要他拍板定调,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

为缓解自己的压力,他特意聘请了一个办公室主任老李,他是体制内写了一辈子材料的笔杆子,刚退休不久。

一天,阿森对老李说,自己也想印盒名片,让他先设计一下样式,他审后付印。

接到指令,老李立刻摊开稿纸。

很快,老李将精心设计好的名片样本递给阿森。让他没想到的是,阿森看着看着,不仅没夸奖他,反倒眉头一皱。老李深知,阿森一不高兴就是这种表情。

“干这么多事,交那么多人,难道我就这一个职务吗?”,阿森十分不满,气哼哼地责问。

“对不起!老板,我琢磨来琢磨去。那些无关痛痒的社会兼职,还是不印上为好,一是太多太杂,突出不了重点;再个是职务太多,一个小小的名片也印不下呀!”老李一边道歉,一边委屈地辩解。

“印不下你想办法呀!活人还能让尿憋死?”阿森更生气了,“拿回去,重新设计!”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反复揣摩,老张终于将新设计的样品送到阿森手中。

阿森看着小小的名片正面背面都印着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单位名称,职务,他一个个认认真真地审查着。

阿森从椅子上站起来,拍拍老张的肩膀,“看来,这回你是真用心了,干的不错,一个没落,工作就得这样干!”

突然,阿森若有所思,拿着名片用食指弹了弹,担心道,“这上正面反面都有字,如果忽略了后面,忘了看了可怎么办呢?”

老张略一沉思,开口便说,“这有何难,只需在正面的右下角印一个括弧,里面再印三个字就万无一失了。”

“哪三个字?”阿森催问。

“转背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