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据环球网援引美国政治新闻网(Politico)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于5月13日至16日访问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和阿联酋。有报道称,特朗普将与相关国家就投资协议、新一轮巴以冲突、伊核协议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在开启第二任期后,特朗普采取了与首个任期类似的做法,将中东地区作为外访首站,此举一反美国总统选择将英国、加拿大或墨西哥作为首个外访目的地的惯例。观察人士预计,特朗普此行或将收获大量利润丰厚的合同。



特朗普(资料图)

综合法新社等媒体报道,当地时间5月15日,正在中东访问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与阿联酋达成价值总额超过2000亿美元的协议。据报道,白宫表示,美国与阿联酋当天签署了超过2000亿美元的经济协议,其中包括与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价值600亿美元的合作,以及阿提哈德航空价值145亿美元的波音飞机订单。报道称,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赞扬了两国的牢固伙伴关系,并承诺未来十年向美国经济投资1.4万亿美元。

近日,特朗普在阿联酋会见商界代表时,公开称有150个国家正寻求与美国达成协议,但他不打算与这么多国家一一谈判,而是向部分国家单方面征收新关税,霸道的底色依旧没有改变。而同一天,就在福克斯新闻采访节目中,特朗普频繁提及中国,当被问到是否想要访问中国时,特朗普是这么回答的;“我当然愿意。”紧接着强调中美关系“至关重要”。不过,特朗普即使渴望与中方接触,但他访问中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这些国家远离中国的影响,留到美国的怀抱中。



特朗普(资料图)

事实上,从特朗普此次采访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点。第一点,特朗普在面对中美关系问题时,他依旧透露出愿意和中国缓和的信号,这说明他深知中国商品对美国人民的重要性,而之前美国官员所提的取代中国制造之类的话,完全是自欺欺人。第二点,尽管特朗普表现出愿意对华降温,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受到中国的反制后,特朗普政府并未闲着,此番中东之行,本质上就有一个很大的目的,就是想让这些中东国家“远离”中国,但很显然,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特朗普上台后,一直执着于访华。关税战爆发后,又一直想要打通中方电话。但这两个目标,目前他一个都还没有实现。究其原因,还是过去一段时间里,他没有找到与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结果有目共睹,特朗普当初亲自加的关税,现在又自己亲手降了回来。经过两天的会谈,中美关税水平回到了4月2日之前,相当于这一个多月里特朗普的施压完全是无用功,不少分析人士甚至直白的指出,这场关税战特朗普已经输了。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急于访华,源于三重现实压力:其一是债务危机加剧。美国联邦债务规模突破36万亿美元,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4.5%,中国连续减持美债,若持续抛售将威胁美元信用体系;其二是稀土供应链危机。中国对中重稀土的出口管制导致美国军工产业链受阻,F-47战机项目濒临流产,美国短期内无法建立替代供应链。三是中期选举压力。2026年国会选举临近,特朗普需通过经济政绩转移国内通胀与就业矛盾,而关税战已导致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2%,民生怨声载道。

中方高层16日在京会见美国景顺集团董事会主席瓦格纳时,就强调中美两国应通过平等对话,妥善解决经贸合作中的分歧和摩擦。透过这句表态,看得出中方已经给美方指了一条明路,那就是在合作中深化互信互利,为中美两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中方希望美方明白,中国在关税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将继续以自身稳定性为全球经济注入确定性。如果美方想为双边经贸合作破冰,那么应该做的就是停止施压胁迫,拿出对话和解决分歧的诚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