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孜州新龙县大盖镇汤科村,有这样一位驻村干部,他怀揣着对乡村的热爱与责任,扎根基层,用汗水与智慧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他就是宜宾学院派驻汤科村的驻村第一书记李庆新。自2023年7月任职以来,李庆新以村为家,全身心投入对口帮扶工作,成为村民心中的“暖心书记”。

党建领航:筑牢振兴根基

李庆新深知,乡村振兴,党建是关键。驻村后,他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每月精心组织“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带领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让党的理论在汤科村落地生根;为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党建氛围,他多方奔走,争取到1.4万元资金用于打造党建文化宣传阵地;同时,宜宾学院向汤科村党支部捐赠党建类书籍,让党员群众随时随地接受教育。

他时刻牵挂着困难党员和退休老干部,常态化走访慰问,送去组织的关怀与温暖,激励大家不忘初心、勇毅前行。同时,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成宜宾学院体育与大健康学院党委和汤科村党支部结对共建,让汤科村党支部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引领乡村发展。

产业赋能:拓宽致富之路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根基。他一到任,就投身汤科村种植基地提升改造工程项目,经过多方努力,项目顺利投产运营,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盘活闲置资产,还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务工,学习蔬菜种植技术,为庭院经济发展打下基础。


依托消费帮扶,他巧用助民增收“连环招”。2023年7月以来,他借助宜宾学院集中采购农产品56.256万元,动员社会力量“以购代捐”14.3万余元,让村民的农产品变“真金白银”。

治理提质:绘就和美画卷

基层治理是乡村发展的基石。他和驻村工作队员协助完善村“两委”工作机制、“一事一议”、“党务公开”和“村务公开”等制度,让村里的事务更加透明、规范。同时,他积极协助开展“农牧民夜校”活动,围绕政策法规、种养殖技术、健康知识等内容授课30余次,为乡村振兴注入知识力量。

良好生态是汤科村的宝贵财富。他积极发动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落实“门前三包”、“包片到户”,带头开展人居环境整治15余次。积极争取宜宾学院0.5万元经费支持,发放生活垃圾桶,同步开展垃圾和污水治理培训,引导村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习惯,让汤科村旧貌换新颜。

教育扶贫:点燃希望之光

扶贫先扶智。宜宾学院持续实施“擎灯工程”,为汤科村籍学生发放助学金,2024年新设大学生奖学金,2023年至今累计发放奖助学金5.4万元,让更多孩子圆了上学梦。如今,汤科村本科在读2人,专科在读1人,教育事业取得重大突破。

他还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募集爱心捐款2.4万元资助贫困学生。宜宾学院每年为大盖片区寄宿制学校新生捐赠冬季校服,累计发放208套;联系爱心团队捐赠价值0.5万余元文体用具。利用学院人才优势,邀请专家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普通话推广活动,为孩子们的成长助力。



情系民生:办好惠民实事

他始终把村民的事放在心上。入户排查时,发现村民家自来水管破裂,他迅速组织维修;村民扎西志玛家失火,他第一时间联系宜宾学院筹集善款3.5万元,协助理赔16万元,还争取学院支持,捐赠灭火设备,强化消防设施。近两年来,李庆新为村民办理好事实事90余件,用行动温暖民心。

在了解到监测户罗某女儿患有先天性腭裂,他积极帮助争取公益医疗救助,最终取得了手术成功,罗某激动不已,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在驻村工作队共同努力下,2024年上半年,汤科村获评“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获得60万元奖补资金,完成了多项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

驻村近两年来,在宜宾学院和各级党委政府领导支持和关心下,李庆新用真心、真情、真干诠释着驻村干部的使命担当,让汤科村的村民收获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向着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大步迈进。

来源:中共新龙县委组织部

责编:陈思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