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终于找到您了!"在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白龙镇的一处民居前,年近六旬的徐某某紧紧抱住白发苍苍的母亲,泪水夺眶而出。这一刻,他等了整整四十年。在丰镇市公安局隆盛庄派出所民警的全力帮助下,这段跨越时空的亲情终于重新连接。
模糊记忆中的寻亲之路
时间回溯到2025年初春,丰镇市隆盛庄镇村民徐军花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隆盛庄派出所。他向值班民警倾诉了自己埋藏心底多年的愿望:找到失散近四十年的亲生父母。徐军花1973年出生,今年53岁,由于年代久远,徐军花仅存的线索少得可怜——父母可能生活在四川某地,记忆中还有两个模糊的名字。母亲叫徐光生,今年72岁。
"当时看到徐军花眼中闪烁的泪光,我们就下定决心要帮他完成这个心愿。"参与此次寻亲行动的派出所民警崔建宝回忆道。考虑到徐军花已五十多岁,且对现代信息技术不熟悉,派出所立即成立专项工作组,制定了周密的寻亲计划。
千里跋涉不言弃
3月15日凌晨5点,天还未亮,一辆警车悄然驶出隆盛庄派出所。车内坐着徐某某和老民警崔建宝,副所长常艳军。他们带着简单的行李和满满的期待,踏上了这场跨越千里的寻亲之旅。
"我们开了整整18个小时,行程1600多公里。"负责驾驶的副所长常艳军说,"途中徐阿姨一直望着窗外,看得出他既紧张又期待。"为了节省时间,民警们轮换驾驶,只在服务区做短暂休整。当车辆驶入四川境内时,地域语言的差异给寻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科技与传统并重的寻亲智慧
抵达广元市剑阁县后,民警们立即与当地白龙镇派出所取得联系。两地警方通力合作,采取"双线作战"策略:一组民警深入派出所档案室,在海量的户籍档案和历史资料中寻找蛛丝马迹;另一组民警走访辖区社区,向当地居民打听线索。
"我们筛查了近三十年来的户籍变动记录,重点关注了人口迁移情况。"参与档案查询的当地民警介绍说。与此同时,走访组带着徐某某提供的有限信息,走遍了白龙镇的大街小巷。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连续数小时的努力,一条关键线索浮出水面:镇上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其经历与徐某某的描述高度吻合。民警立即带着徐某某前往确认。
四十年等待终团圆
当警车停在一处朴实的农家小院前时,徐军花的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院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晒太阳。虽然岁月改变了容颜,但血脉相连的亲情让母子二人一眼就认出了彼此。
"是我的儿啊!"老人颤巍巍地站起身,徐军花快步上前,紧紧抱住了母亲。四十年的思念化作泪水,打湿了彼此的肩头。在场民警和邻里无不为之动容。
据了解,徐军花于上世纪90年代从四川到了山西,又辗转来到内蒙古丰镇。后因种种原因与老家亲人失去联系。这些年来,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远方的亲人,但因文化基础差,寻亲之路困难重重。
警民情深暖人心
"没有民警同志们的帮助,我这辈子可能都见不到母亲了。"徐军花激动地说。为了表达感激之情,他特意制作了一面锦旗送到隆盛庄派出所,上面写着"千里寻亲终圆梦、一心为民显担当"。
隆盛庄派出所所长表示:"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是我们应尽的职责。这次跨越千里的寻亲行动,正是派出所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宗旨的生动体现。"
在这场跨越四十年的寻亲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亲情的坚韧,更见证了人民警察的担当。1600公里的距离,挡不住血浓于水的亲情;四十年的时光,磨不灭母女连心的牵挂。隆盛庄派出所民警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深刻内涵,为这个春天增添了一份特别的温暖。
据悉,今年以来,丰镇市公安局深入开展"团圆行动",已成功帮助多个家庭找回失散亲人。警方提醒,如有寻亲需求的群众,可随时向公安机关求助,警方将全力提供帮助。
来源 丨丰镇市公安局隆盛庄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