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想来中国谈,中方压根不搭理;美国转头加税100%,摆明了就是“边打边谈”。 事儿发生得很快。
中美刚刚达成一个90天的临时减税协议,算是个“停战”窗口。
结果转头,美国又搞事,对中国的船只和起重机下重手。这回税一加就是100%,而且还说中国造的起重机可能有“间谍软件”。
说白了,就是继续炒冷饭,把“安全威胁”那一套拿来当借口。可问题是,不买中国的,美国根本没地方买。
能造得起的,也就日本和欧洲那两三家,产能远远不够。 那为啥还这么干?
特朗普这思路不新鲜,还是老一套“美国制造优先”。就是想逼造船业和制造业回流美国。
可话说回来,嘴上说得响,现实摆在那里。
美国港口需要大量起重机,禁了中国货,自己造又造不出来,那怎么办?
靠嘴巴能搬货?
这事在美国国内也有反对声。但反对无效,听证会上的官方态度是,“别废话,直接研究怎么落地执行”。
这意思太明显了:听归听,我们该干啥还是干啥。
你可以发言,但我们不会改主意。 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前脚放话想访华,说要亲自谈谈。
可中方根本没回应,连个象征性点头都没有。
为啥?因为谁都看得出来,这不是谈判,是套路。
刚说停战就来一波新操作,这种谈判意义不大。
回头看这90天的“缓冲期”,其实就是给彼此喘口气。
并不意味着达成共识,更别说握手言和。就像抗美援朝时,美军打到鸭绿江,志愿军把他们赶回三八线。
后面也是边打边谈,耗了两年才勉强停下来。
现在中美贸易战的节奏也差不多,表面有谈判,底下还有动作。打和谈是同时进行的,谁也不会真松手。
中方这次不搭理特朗普访华,也是个信号。
不是不给面子,而是不给机会再被耍一次。如果你真想谈,那至少得表现出点诚意。
一边说要谈,一边加税搞事,这不是谈判,是耍赖。
最关键的是,这不是一次性操作。特朗普还有三年多任期,今天加税,明天换个花样还会来。
这场贸易战已经不是谁赢谁输的问题,而是长期抗衡的开端。
我们得有心理准备,不是一两个月能解决的。接下来很可能是漫长的“拉锯战”,来来回回,走走停停。
所以,不要被表面“达成共识”迷惑。真正的谈判不是开个会签个字,而是看你实际行动怎么走。
光说没用,关键是你怎么做。如果美方继续一边喊和谈一边下绊子,那我们也只能一个字:拖。
这场仗,打不打得赢另说,但拖得住,肯定能拖住。真正能决定结局的,不是今天这场听证会,也不是特朗普访不访华,而是这场“边打边谈”的游戏,谁能扛得更久、走得更稳。
贸易战没有暂停键,也没有剧终曲。只要对方还在搞动作,我们就不能掉以轻心。
今天是起重机,明天可能就是别的。这不是短跑,是马拉松,拼的不是爆发力,而是耐力。
说到底,这不是谈判破裂,而是谈判还没开始。谁先认真,谁就输了。
特朗普想访华?他得先让中方相信,不是又来演一出戏。
否则,就别怪中国不接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