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印度总理莫迪再次挥舞“水武器”切断巴基斯坦水源时,巴基斯坦搬来中国救兵,不费一枪一弹,就让莫迪打消了不该有的念头。
5月15日,中国作出决定,加快巴基斯坦莫赫曼德水电站项目拦河大坝的建设进度,此举引发了印度媒体的担忧。
中巴选择在此刻提速,很明显是受到了近期印巴冲突的影响,为了不让印度“以水要挟”,拦河大坝有必要尽快完工。
印度“水攻”的代价
2025年4月,印巴因克什米尔地区的恐怖袭击事件爆发冲突,而后印度河上游的巴克拉南加尔大坝闸门突然紧闭,导致下游巴基斯坦信德省和俾路支省的2000万民众陷入断水危机。
印度媒体高调宣称:“这是对巴基斯坦支持克什米尔武装分子的‘自然惩罚’。”显然印度企图利用自己在印度河流域的上游地位,通过暂停与巴基斯坦的水资源协议对其形成战略威胁。
莫迪本人一度放出狠话,称“血与水不能共流”,印度会让巴基斯坦一滴水都得不到。
但莫迪却低估了这场“水攻”的代价,目前,印度河断流导致巴基斯坦小麦绝收,粮价暴涨300%,难民潮冲击边境。霍乱疫情在难民营中蔓延,就连联合国也发文警告称“或将引发人道主义灾难”。
印度的咄咄逼人导致巴基斯坦强硬回击,即便空战结束后印巴签署了停火协议,但依旧随时可能擦枪走火。
巴基斯坦铁道部长公开警告:“我们130枚核弹头不是装饰品。”这一表态直接针对印度核战略中的“先发制人”原则。
巴基斯坦铁道部长公开警告:“我们130枚核弹头不是装饰品”
更令印度紧张的是,巴基斯坦邀请中俄主导“克什米尔问题国际调查团”,将核威慑与外交合法性绑定,堵死了西方“拉偏架”的空间。
也就是说,印巴水资源协议对巴基斯坦而言,容不得半点让步和妥协,巴方对此声称,印度要是再次对自己断水截流,就是不折不扣的战争行为。
本月初,莫迪政府找各种借口间歇性的断水截流,已经导致巴基斯坦部分地区的灌溉、发电遭受严重影响。而后,印度竟毫无征兆地开闸放水,致使缺水地区再度被淹。
如此歹毒的做法,强烈刺激了巴基斯坦民众的不满情绪,印巴五七空战结束后,巴基斯坦空军取得了久违的大胜,相信印度若敢再次用“水资源”做文章,那巴基斯坦的怒火将难以平息。
然而,战争无论打多少次都无法彻底抹杀印度的资源优势,所以巴基斯坦需要未雨绸缪,尽早的完成境内的拦河大坝。
在巴基斯坦外长访华期间,中方做出加速水电站建设的决定,可见中巴正在努力解决的是根源问题。
中方给的底气
此前,印度开始炒作暂停水资源协议时,巴基斯坦总理助理就通过媒体暗示说,莫迪政府要是敢开这个先河,中国不会坐视不理。
顺带一提,印度自以为的水资源优势,无非是因为它在上游,但别忘了,印度的上游是中国。
印度如果出尔反尔,肆意毁约,那中国完全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印度尝一尝无水可用的苦果。
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巴基斯坦想要传达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巴方不仅找到了解决水资源的办法,还找来了中国的支持。
中国对外释放三大信号,用实际行动回应了巴基斯坦的政治渴求。
第一,中国民政部公布藏南地区27个新增地名,涵盖村庄、山峰、河流。
这一举措看似“平静”,实则暗藏玄机,目前印度在藏南非法驻军超过10万人,而中国通过官方公告直接否定了印度的“存在合法性”。
第二,中国宣布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进入二期建设阶段,装机容量达6000万千瓦,是三峡电站的3倍。
这一工程不仅能调节下游水量,更能通过生态补偿机制“绑架”印度。以至于印度媒体不得不承认:“如果中国切断雅鲁藏布江水源,恒河平原将变成沙漠。”
第三,中国邀请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访华,提出“印巴中水源共享协议”:若印度对巴断水,中国将减少雅鲁藏布江下游放水量;若巴基斯坦违规,中国将暂停中巴经济走廊部分项目。
这一方案虽遭印度拒绝,但却向国际社会传递了明确信号:中国不会坐视巴基斯坦受欺凌。
巴基斯坦坚定的选择并依靠中国,让其拥有了逆转局势的筹码。莫迪不得不重启与巴基斯坦的谈判。最终巴基斯坦则承诺加强反恐合作,而印度则同意河水源恢复供应。
这种“不费一枪一弹”的博弈方式,既避免了核战争的风险,又维护了地区和平,堪称现代地缘政治的经典案例。
与此同时,巴基斯坦的胜利也为中小国家提了个醒,那就是抱紧“大腿”时,一定要选对,否则下场大概率是乌克兰式的悲剧。
大部分中小国家应该反思,正如巴基斯坦网民在社交媒体上的留言:“我们不需要超级大国,只需要一个在危难时刻能拉我们一把的朋友。中国,就是这样的朋友。”
巴基斯坦水利工程竣工,虽无法彻底消弭印巴水资源差距,但莫迪日后若再企图利用“印巴水资源协议”做文章,其效力必然大打折扣。
巴基斯坦外长访华期间,中巴提速水坝建设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