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逐渐成为升学的新渠道,这种“本土留学”模式,既保留了国内高等教育的体系化优势,又嫁接海外名校的课程基因,为考生提供更多元的国际化教育选择的同时,也成为了高校提升学科实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路径。

近日,教育部下发通知,正式批准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与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合作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伊利诺伊工程学院,这也是此次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唯一北京高校



值得注意的是,该学院是北京市首个与美国大学合作设立的工科类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主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前沿领域,引入美方优质教育资源,打造“双导师制”教学模式。学生在校期间可同时获得中美两校的学籍,并有机会参与海外交换、科研项目及企业实践。对于高考生而言,这一平台不仅意味着更低的留学成本(相比直接出国),还能在本科阶段积累国际化学习经验,为未来升学或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而且,与其他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不同的是,伊利诺伊工程学院采取“4+0”双学位办学模式,学生四年均在信息科大学习,完成中美两校共同制定的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程。



看到本科四年时间都是在国内接受国际教育,很多人或许会心存疑虑。但不用担心,入选该学院的学生只要成绩合格并达到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和伊利诺伊理工学院规定的学术标准、满足学位授予条件的,即可获得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颁发的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伊利诺伊理工学院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

而且学生获得外方学位不以出国学习一段时间为必要条件,但学院依旧会提供丰富的交流项目以支持学生赴美开展长短期学习。这样可以在省去出国所需要的高额费用的同时,保证学生享受国际化教学资源

再加上信息科大伊利诺伊工程学院还将引入美方的优质师资和教育资源,每个专业分别有至少1/3的专业核心课程由美方教师来华授课。而这些美方教师带来的不仅是知识传授,更将前沿科研成果、跨文化工程实践理念融入课堂,例如可能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学科中引入硅谷创新案例,助力学生构建全球化视野



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背景下,这一北京市首个中美工科合作办学机构——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伊利诺伊工程学院,瞄准芯片设计、智能传感、工业互联网等前沿领域,将芝加哥百年理工强校的工程教育基因,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深耕三十年的智能制造学科积淀深度融合。对于即将参加25年高考的考生而言,这种"本土化国际教育"无疑提供了全新可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