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罗斯政治学者亚历山大·杜金的一段视频引发热议。这位被外界称为“普京国师”的学者,公开对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战略选择发表看法。他明确表示支持中国收复台湾的决心,但同时抛出一句重磅提醒:中国千万不能重蹈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覆辙,尤其是在选择开战时机的关键性上。这话像一颗石子投入湖面,激起层层涟漪。杜金的警告究竟有几分道理?俄罗斯的经验教训,能否为中国提供切实的借鉴?
杜金在视频中提到,2014年乌克兰“尊严革命”推翻亚努科维奇政府时,俄罗斯错过了一个绝佳的军事干预机会。当时乌克兰政局动荡,军队战斗力薄弱,俄罗斯若果断出兵,或许能迅速控制局势,避免如今俄乌冲突的持久消耗。他给出两个理由:一是2014年的乌克兰军队因内乱而毫无准备,俄罗斯在军事上占据压倒性优势;二是亚努科维奇逃亡俄罗斯,为俄方提供了“师出有名”的理由,国际社会的反对声浪可能较小。杜金认为,普京当年的犹豫导致时机流失,让俄罗斯在后续冲突中付出了沉重代价。
但事情真有这么简单吗?回看2014年,乌克兰危机让俄罗斯承受了西方严厉制裁,经济一度濒临崩溃边缘。如果普京当时选择全面开战,西方可能祭出更强硬的制裁手段,俄罗斯经济恐怕难以支撑,甚至可能引发国内动荡,威胁政权稳定。正是基于这种风险,普京选择了暂缓大规模军事行动,并在随后八年调整经济结构,增强抗制裁能力,为后来的冲突争取了更多主动。杜金的分析看似有理,却忽略了普京当年的两难处境:表面上的“黄金时机”,背后隐藏着巨大风险。
杜金还提到一个关键教训:俄罗斯当初普遍低估了乌克兰的抵抗能力。他坦言,包括自己在内的许多人,都以为俄军能轻松取胜。然而,战争开始后,俄军暴露出装备老化、后勤不畅等问题,而乌军的顽强抵抗和西方的军事支持远超预期。杜金因此提醒中国,战争从来不是小事,低估对手可能导致严重后果,越早准备,未来损失越小。
杜金的警告,核心指向两个问题:中国是否为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做好了准备?收复台湾的时机是否已经成熟?我们从这两个角度,结合实际情况,逐一分析。
先看准备工作。近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台海方向的军事准备有目共睹。针对跨海登陆作战的复杂性,解放军持续开展实战化演训,涵盖两栖登陆、联合火力打击等多个领域。为解决台湾岛西侧登陆场有限的难题,特制驳船等专用装备已进入建造阶段。在区域拒止和反介入能力建设上,解放军的进展同样显著。福建舰即将服役,未来中国可能形成三支航母编队,配合岸基航空兵和常规导弹力量,有效阻止外部势力介入台海。
地方保障也在同步推进。福建省近期组织了军供站保障演练,厦门等地多年的防空演练已成常态。这些努力表明,中国在军事、后勤和地方协同上,正为可能的台海冲突做全面准备。如果进展顺利,未来几年,中国有望完成武力收台的各项准备,确保在任何窗口期都能迅速行动。
再看时机问题。杜金认为,时机取决于岛内局势和国际环境。“台独”势力近年来的政策引发广泛不满。无论是推动“去中国化”,还是倚靠外部势力谋求“独立”,都让岛内民众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台当局的民调显示,其支持率和满意度持续下滑。然而,为保住政治地位,“台独”势力仍在通过各种手段巩固权力,比如推动罢免活动。这种自毁民心的做法,正让岛内政治环境对大陆越来越有利,统一的基础逐渐成熟。
国际局势方面,杜金认为,美国尚未完全从乌克兰抽身,注意力分散,是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窗口。但现实远非如此简单。过去几年,美国不仅没有减少在亚太的投入,反而通过美日澳同盟、频繁的南海军演等手段,持续加强对台海的干预力度。这表明,美国不会轻易放弃在台海的战略利益。中国不能指望美国因其他地区的冲突而主动退让,而是需要通过提升综合实力,让美国意识到在台海与中国对抗的代价——可能导致其全球霸权体系的崩塌。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积极拓展国际空间。通过与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合作,中国不断阐明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争取更多国际理解。如果未来台海局势生变,中国需要确保大部分国家不追随美国对中国实施经济制裁。当然,如果美国因其他地区的冲突而分身乏术,比如中东或欧洲的突发危机,自然会为中国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但关键在于,中国不能将统一的希望寄托于外部局势的偶然变化,而必须依靠自身实力。
杜金的提醒,核心是强调时机与准备的平衡。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教训,确实为中国提供了一些思考。但台湾问题与乌克兰问题有本质区别。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的行动在国际法和历史依据上无可争议,国际社会的反应不会像俄乌冲突那样激烈。此外,中国的综合国力、军事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远超2014年的俄罗斯,应对外部压力的底气更足。
至于杜金提到的“轻敌”问题,中国显然已有充分认识。解放军多年来深入研究现代战争,从海湾战争到俄乌冲突,对各类场景的推演从未停止。台军的战斗力虽有美国支持,但在装备、训练和士气上与解放军相比,差距显而易见。真正的挑战在于外部干预,尤其是美国可能采取的行动。为此,中国持续强化区域拒止能力,旨在将外部势力阻挡在第一岛链之外,确保武力收台的主动权。
台湾问题不仅是军事行动,更是一场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国不会因外部压力而犹豫不决,也不会因一时冲动而贸然行动。只要时机成熟,准备充分,外部环境配合,中国有能力以最小的代价完成统一大业。杜金的“隔空喊话”虽有道理,但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道路,早已走得坚定而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