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澳大利亚拒绝加入特朗普对华贸易战”,《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5月15日以此为题报道称,澳大利亚贸易部长法瑞尔日前接受其专访时罕见拒绝了美方,公开表示澳大利亚将抵制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压力,拒绝在贸易问题上联合对华施压。据报道,法瑞尔表示,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对澳大利亚而言,对华贸易要比对美贸易“重要10倍”。
澳大利亚(资料图)
近来,澳大利亚举行了选举,选举的过程乏善可陈,没什么悬念。其中做有意思的一个现象就是,澳大利亚的选举,并没有打多少“反华牌”,包括之前曾高度反华的澳大利亚反对派,态度也变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在澳大利亚内部,处理对华关系方面,上下都偏向务实的一面,而非对抗的一面。同时也说明,在澳大利亚打“反华牌”这一招已经没什么太大作用了,不像美国和加拿大,这两个国家就明显更反华,政客也更喜欢碰瓷中国,但是在澳大利亚,这股风气,明显没有前几年那么强了。
澳大利亚分析人士认为,工党得以胜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国内外动荡的大环境下提供了确定性,在民众关注的物价、房价、经济发展、气候变化等方面有所作为,从而争取到多数选民支持。数据显示,在过去3年执政期间,工党政府较好地控制了通胀和失业率,每个季度都实现了经济增长。竞选期间,工党宣布多项民生福利政策,承诺胜选后减免税收,并为首次购房者提供10万套低首付新房。这些都成为工党的“加分项”。
特朗普上台后挥舞“关税大棒”,即使澳大利亚这样的传统盟友也未能幸免。选前民调显示,“特朗普因素”成为影响澳大利亚选情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民调,48%的澳大利亚选民把特朗普政府政策引发的不确定性作为最关注的五大事项之一;68%的人认为特朗普对澳大利亚不利。阿尔巴尼斯对特朗普政府展示强硬,在竞选中称“美国加征关税的行为无异于自残”,澳方不会向美国妥协,将坚持自己的政策。
阿尔巴尼斯(资料图)
研究基金会洛伊研究所4月16日发布的调查显示,只有36%的澳大利亚人对美国采取负责任的行动表示出一定程度的信任,这是自20年前启动这项调查以来的最低水平。尽管澳大利亚没有被美国单挑出来吃关税之苦,阿尔巴尼斯政府试图更加积极地应对,曾在2月致电特朗普,要求对方“认真考虑”豁免澳大利亚的钢铝关税。要求被拒后,阿尔巴尼斯谴责美国的关税“完全不合理”,另一方面在国内淡化关税的影响,称美国不是澳大利亚的主要客户。
此前中澳关系紧张,贸易合作一度被“冻结”,就是因为时任澳总理莫里森完全罔顾本国利益,为了讨好美国得到更多扶持,故意针对中企,搅黄中澳合作。最终中国宣布反制,两国关系降至冰点,澳大利亚的牛肉、龙虾等大宗出口产品全部滞销。背后挑动这一切的美国不仅不帮澳大利亚解决燃眉之急,反倒积极抢占澳商在华市场份额,妥妥的背刺。现在的阿尔巴尼斯政府很清楚中澳关系恶化会对澳大利亚造成什么影响,所以他一上台就着手修复两国关系。
中澳贸易(资料图)
美国的收割,逼着澳大利亚必须寻找第二出口。而这个出口,正是亚洲,正是中国。在2025年全球秩序再平衡的动荡窗口中,美国正在失去盟友的信任,却丝毫不自知。它一边口口声声谈“规则”“价值”,一边用关税大棒砸向所有国家——德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通通躲不过去。这种零和逻辑注定走向破裂。正如阿尔巴尼斯所言,“在我任期内绝不会修改这些政策”,这句话背后是对美国战略傲慢的正面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