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
狮子洋通道
这条双层十六车道的超级跨江通道
又有新进展
狮子洋通道
主桥锚碇的后锚梁全部精准落位
日前,狮子洋通道主桥锚碇的后锚梁全部精准落位,标志着大桥锚固系统施工迈进全新阶段,为后续主缆架设及全桥结构受力体系形成奠定坚实基础。
狮子洋大桥是狮子洋通道关键控制性工程,共设东、西两个重力式锚碇,直径约130米。锚碇内设置的锚固系统由后锚梁和锚杆组成,均采用钢结构制作而成,是主缆和锚碇连接的关键结构。后锚梁埋于锚体混凝土内,前锚杆一端连接后锚梁,另一端则伸出锚体前锚面,与直径1.5米的巨型主缆相连,两者共同承担起传递主缆千万吨级拉力至锚碇的核心作用。
单个锚碇设有26根后锚梁,单根最大长度28米、重量约41吨。传统吊装工艺难以满足5毫米误差容限,微小的角度偏差可能引发“麻花现象”(锚杆如拧绞毛巾般产生应力畸变),为整体结构带来隐患。
施工团队自主研发了可调节角度的吊具,首创抱箍式吊具与双机联动作业模式,通过不同长度钢丝绳和不同吨位履带吊的精准协同,在起吊过程中动态调整构件倾斜角度,并利用全站仪捕捉数据,实时监测风速和扭转效应。这种独特设计,既能确保后锚梁的安装精度,又能省去安装过程中调整角度的时间,极大提升了吊装效率。
此外,在后锚梁吊装到支架之后,施工人员还在支架位置设置螺旋千斤顶,对后锚梁位置进行微调,最终实现安装精度控制在5毫米以内,攻克了大吨位异形构件安装难题。目前,狮子洋大桥锚碇顶板施工已经过半,锚固系统将开始安装锚杆,计划年内完成锚体施工的70%。
狮子洋通道为连接珠江东西两岸的超大型跨海多层复合公路通道工程,全长约35公里,上下双层共16车道,起于广州市南沙区大岗镇,终于东莞市虎门镇,包含跨江主桥和两岸引线工程。
项目建成后,将创造双层悬索桥主跨跨径、车道数量、主塔塔高、锚碇基础、主缆规模5项世界第一。
狮子洋通道建成通车后
将与已建成的
虎门大桥、深中通道、南沙大桥等
共同组成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
助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
促进珠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
一起期待早日通车!
来源| 东莞发布,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广东交通
编辑 | 章和
中新纪实
中新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