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运动员不得不在赛场上分心“保护器材”,体育竞技的公平性已大打折扣。

文 | 菲尼克斯

“大头”的球拍又出问题了!2025年5月19日,多哈世乒赛混双1/16决赛前,中国选手王楚钦发现自己的主战球拍胶皮开裂,这几乎可以肯定是在赛前球拍检测环节出现的问题。他被迫更换备用拍参赛,尽管他并没有受此影响,与搭档孙颖莎以3:0横扫巴西组合晋级,但赛后王楚钦公开质疑赛事检测流程,称连续两次大赛遭遇器材问题,令人难以接受。他吐槽:以后得准备5块球拍才行了。


王楚钦与教练肖战同裁判沟通球拍问题

而孙颖莎在赛后也表示:第一场她的球拍也有点问题,“大头”的情况有点夸张了。

王楚钦:对主办方很失望

在混双对阵巴西组合雨果·卡尔德拉诺/布鲁娜·高桥赛前,王楚钦发现球拍问题后,第一时间与裁判交涉,国乒混双组长、本场比赛的指导教练肖战随即也与裁判沟通。裁判表示赛前的球拍检测没有问题,不过他同意王楚钦更换副拍的请求。

根据乒乓球比赛的规则,球员在比赛前要将球拍交给裁判,经专人检测球拍规格、平整度、覆盖层厚度等,合格后放入密封袋保存,赛前由裁判带到比赛球台。


损坏的球拍

蹊跷的是,王楚钦在赛后表示,那块球拍上午用来正常进行了单打比赛,下午混双赛前送检时是完好无损的,然而进场后发现海绵开了一部分。赛后,王楚钦情绪激动:“连检测板都检测不好,对组织办赛很失望。包括上一次奥运会,自己也没说什么,但是几次大赛都出现在我身上,换作是其他运动员是什么心理?”

国际乒联:检测程序正确,有无监控待确认

在当日全部比赛结束后,国际乒联与中国乒协就该事件举行了特别会议进行沟通交流。

中国乒协主席王励勤代表中国乒协就此事提出抗议以及申诉,要求调取监控并且要求调查事件原因。为避免该类事件再次发生,中国乒协提出三点意见,国际乒联进行了回应。


国际乒联与中国乒协召开特别会议 图源:央视新闻

中国乒协希望在此事件之后,能够由工作人员全程跟随球拍检测并确保没有任何无关人员可以接触到检测后的球拍。国际乒联表示,根据赛事规则,允许各支球队派一名工作人员全程跟随。

中国乒协希望后续赛事更换更大且更安全的球拍检测容器。国际乒联表示,在该事件发生后,已第一时间要求组委会提供A4尺寸的大信封,并要求所有裁判员在工作过程中小心谨慎对待球拍,同时强调球拍检测团队的操作程序是正确的。


中国乒协主席王励勤(右)在特别会议上 图源:央视新闻

中国乒协要求球拍检测过程全程录像。国际乒联表示从本次世乒赛实际操作角度,全程录像暂时无法实现。国际乒联将在未来比赛过程逐步推进。

国际乒联与中国乒协还达成两点共识:国际乒联与场馆方确认是否有监控后及时反馈。国际乒联将继续深入调查球拍受损原因,并形成书面调查报告。

运动员不应“为器材焦虑”

中国女子乒乓球队前国手郭焱分析表示,应该是赛前检测时“牛皮纸袋搓开了胶皮”。业内人士指出,乒乓球拍的细微损伤足以显著影响运动员的发挥,改变比赛走向和结果。

人们还清楚地记得:2024年巴黎奥运会混双夺冠后,王楚钦的球拍在庆祝时遭摄影记者违规闯入球员休息区踩断。尽管王楚钦表示“用副板也能比赛”,尽管次日赛后他表示“换拍不是输球的理由”,但他的心态显然受到了影响。第二天的奥运男单比赛中,他爆冷止步32强。


2024巴黎奥运会上,王楚钦的球拍被踩断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届世乒赛上,已经引入了“鹰眼”系统,用于参与对发球是否犯规等的判罚。而王楚钦正用上了这样的技术:5月17日在多哈世乒赛上迎战美国选手纳雷什,第二局刚开始,裁判判罚王楚钦发球犯规。王楚钦立刻对判罚提出“鹰眼”挑战并成功:赛场大屏幕给出画面,显示他的发球抛球角度为24.67度,并没有超过规定的30度,发球合规。


5月17日,王楚钦在比赛中发球 图源:新华社

那么,对赛前球拍检测这种可能造成器材损害的过程,为什么不能也采取视频全程监控?

近年来,国际乒联与WTT(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尝试优化赛事管理。2025年2月,WTT宣布取消强制参赛规定、提高赛事奖金,并为奥运冠军提供外卡资格等。然而,这次王楚钦的球拍再次受损,反映了大型国际赛事的举办方还有不少细节需要完善。

从巴黎到多哈,王楚钦的球拍风波敲响了警钟。当运动员不得不在赛场上分心“保护器材”,体育竞技的公平性已大打折扣。国际乒联对此事件的调查承诺固然没有问题,但更需将来转化为具体的更为完善的规则,并落实执行。能不能真正做到“以运动员为中心”,所有人都在拭目以待。

资料来源:央视新闻、新华社等

版权说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