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山水半城黄,五月枇杷满城香。5月20日,湖北省咸宁市“一县一品”通山枇杷专场推介活动在湖北通山县大畈镇甜蜜启幕。来自省市县乡村振兴领域的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及各界嘉宾齐聚一堂,通过从文化溯源、产业创新、田园风光到舌尖美味的“沉浸式体验”,全方位感受通山枇杷的独特魅力。


咸宁市“一县一品”通山枇杷专场推介现场。唐成摄

湖北通山枇杷种植已有400余年历史,是该县“六大”特色农业产业之首。通山枇杷始终恪守“不早采、不催熟”的自然法则,果肉厚、汁水足、甜中带蜜的“通山风味”,早已成为消费者舌尖上的“信任标签”。目前,该县正以打造世界枇杷公园、创建华中地区枇杷现代农业产业园为目标,重点培育龙头企业,打造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力争到2026年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超过10亿元。

在本次活动的主会场——枇杷科普馆内,数字大屏生动展示着通山枇杷产业的发展历程,萌化的AI解说引得现场笑声连连;当地山歌艺人演唱的《摘颗枇杷给哥尝》,用悠扬的乡音将丰收的喜悦传遍整个展馆;展台上,从传统枇杷膏到创新枇杷花茶等20余种深加工产品琳琅满目,每一件都闪耀着“黄金果”的智慧光芒。

“这是我们用冻干技术制作的枇杷果干,锁住了95%以上的鲜果营养。”在通山县臻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旁,董事长王清拿起一包包装精美的产品向参观者们介绍。该企业将枇杷鲜果的保鲜难题转化为商机,实现丰收一季,四季“长红”,也让许多“看天吃饭”的果农免去后顾之忧。研发的枇杷冰淇淋、枇杷酸奶等产品让现场嘉宾连连称赞。“没想到枇杷还能做成冰淇淋,酸酸甜甜得恰到好处!”一位电商主播现场直播时,忍不住对着镜头咬了一大口。

在“万亩枇杷飘香”的大畈枇杷产业带,传统农耕与现代科技的奇妙融合,绘就成一幅“农旅互促、绿色共生”的乡村振兴新图景,让在场各界人士对通山枇杷有了全新的认识。

走进鸡口山村的八福康枇杷园,只见金黄的枇杷缀满葱郁的枝头。果农们忙着将刚采摘的鲜果装箱发货,货车载着满箱鲜果驶向山外。“甜!比市场上买的更鲜嫩多汁。”一位客商咬上一口便忍不住赞叹道。而隐水村七松枇杷园里的“科技范儿”更令在场嘉宾眼前一亮——园区新引进的轨道运输车沿着山坡咔嗒运转,站在一旁的果农们笑着说:“以前靠肩挑背扛,现在这‘小火车’一趟能运800斤,省力又高效。”

午宴时分,枇杷入菜的创意让味蕾惊喜不断。枇杷红烧肉的酸甜解腻,枇杷银耳羹的温润清甜,还有做成枇杷造型的糯米点心等让人耳目一新,也为这场“舌尖上的旅行”增添了一抹灵动意趣。在咸宁市“一县一品”特色产业发展的春风中,通山枇杷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奏响乡村振兴“甜蜜乐章”。

近年来,作为全市特色农业转型升级的标杆案例,通山枇杷通过良种化、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融合化“五化协同”的发展模式,生动诠释了“两山理论”的实践路径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生动写照。下一步,湖北通山县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聚焦做大做强“富水水果”“通山枇杷”土特产文章,持续做实标准、做优品质、做强品牌,强化科技链,延伸价值链,激活文化链,进一步拓宽“两山”价值转换新路径,促进农文旅、果文旅的深度融合发展,真正把“小特产”做成“大产业”,让“小枇杷”变成“致富果”。(程思 文雅 龙行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