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多少就给多少,俄方终于等到这一天,在中方提议下,大幅增加对中国的石油供应,中俄共同的邻国哈萨克斯坦过境费将收到手软,隔壁的蒙古要馋哭了。



据俄媒报道,俄副总理诺瓦克向媒体表示,在中方的提议下,俄罗斯对华石油年供应量增加250万吨。为了保障给中方石油供应,俄石油运输公司将制定通过哈萨克斯坦扩大出口的技术方案清单。

据悉,此前俄方向中国西部炼油厂供应石油的上限是1000万吨如今将提高到1250万吨,供应期延长至2034年。

如此一来,中俄哈三赢的局面出现了。中国获得了更加充足的石油供应,俄方卖出了能源赚获得经济利益,哈萨克斯坦则可以收取更多管道过境费。

早在上个月,俄副外长鲁登科就曾高调承诺,中国需要多少石油,俄罗斯就准备向中国输送多少石油。



当时中美贸易战交锋激烈,中方逐步暂停进口美国的油气资源,俄方敏锐察觉到商机来了,向中方发出可以“无限供应”的信号,期待中国买家加强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加供石油,中俄选择了途经哈萨克斯坦的管道,哈萨克斯坦与中俄关系密切,中哈是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一关系在中国外交光谱中属于“独一无二”的存在,中俄双方都愿意在能源合作中,让哈萨克斯坦获得一些好处。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如果蒙古国作为中俄油气管道线路的途经国,是距离更短的选择。但是蒙古国非要搞“第三邻国”战略,一直提防着中俄,在过境费等问题上狮子大开口,人为制造一些障碍,导致“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至今还停留在纸面上。



这一次,中方选择从哈萨克斯坦方向,要求俄方增加供油,对蒙古国是个极大的刺激,该国政府现在肯定很后悔,没有早点落地事关中俄的管道小项目,躺着就能赚过境费的事,可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

蒙古国渐渐想明白了,为什么有钱不赚,要去跟中俄讨价还价呢?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在不久前的一次讲话中,向中俄传递出强烈的积极信号,承诺蒙古国将积极参与与中俄签署的关于实施铁路和天然气管道建设三边项目的互利协议。



俄副总理诺瓦克此前曾透露,“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项目谈判取得了进展,相信这条过境蒙古国的能源管道很快将建成,到时蒙古国就可以跟着中俄“喝酒吃肉”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