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聪聪
“一拉开客户家里的柜门,衣柜‘吐了’。”在广东河源市一所职业培训学校的教室里,刘水金正分享着上户服务时“衣服爆出来”的小故事。
“每整理好一个衣柜,就像解开生活的乱麻。”从家庭妇女到月薪过万的收纳师,折射出广东破解就业难题的生动实践——
目前,广东省全省就业人员总量约7057万,约占全国1/10。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在粤务工外省脱贫人口413.8万人,广东全省失业人员再就业累计15.5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累计2.32万人。
技能突围:“宝妈”勇闯“家政圈”
刘水金正在客户家中做衣柜整理收纳工作。受访者供图
“以前总觉得和社会脱节,现在客户抢着预约我的服务。”今年40岁的刘水金,婚后一直在家里照顾孩子,通过参加家政培训课程成长为一位整理收纳师。
在河源,学习新技能再就业成为许多人的选择,其中既有像刘水金这样的宝妈群体,也有大龄劳动者。
今年56岁的林美琼经亲戚朋友介绍,在爱家一百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学习了各项家政服务技能。“没想到退休后还能实现再就业,清洗一套沙发能挣800元,收入比之前更可观。”
“为解决群众的就业难题,我们出台了先培训后付费的措施,学员在学校培训完成后,可通过平台进行‘接单’。”据河源市鲲鹏职业培训学校校长王龙介绍,经过学校培养的人员有40%是留在了河源当地工作生活,有60%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在家政类培训中,大龄学员占比达到了60%以上。
2024年以来,河源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1704人次,开展粤菜师傅培训1967人次、南粤家政培训8839人次、农村电商培训1403人次,劳动者稳定就业和转换岗位能力不断增强,技能培训赋能稳就业促增收取得积极成效。
今年以来,广东积极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围绕先进制造、康养托育、现代服务、新职业等重点领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一季度全省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6.1万人次,按照不同职业类别不同技能等级给予800—3600元培训补贴。
产才共振:招聘会上的“双向选择”
“深圳是一个多元包容的城市,我来到这里是想尝试突破自我,证明一下自己的工作能力。”95后小伙魏铭言的家乡来自辽宁,曾在上海工作一年,最终决定来到深圳求职。
在“百万英才汇南粤”暨深圳市2025年民营企业服务月招聘会现场,他从五十余家企业中选择了符合意向的五、六家投递简历,正在等待和公司的进一步沟通。
“百万英才汇南粤”暨深圳市2025年民营企业服务月招聘会现场。人民网 肖聪聪摄
“我在网上了解到关于这个招聘会的信息,其中部分企业的专业方向和工作内容比较契合我的需求,是一个良好的互选机会。”魏铭言在采访中表示。
2025年一季度,深圳全市及各区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373场,参加企业8389家次,提供岗位数36.2万个次,岗位数同比增长超过20%。
就业有落实,创业也是如火如荼。在河源市东源县,糖巢乡村创客社区与多家金融机构合作推出了一系列的招商优惠政策。今年32岁的徐晨喻,通过享受创业补贴等优惠政策,留在了这里,成为注册并落户糖巢创客社区的商家之一。
“糖巢创客社区为创业者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发展机会。”徐晨喻表示,“河源山美、水美、人美,我计划在这里打造一个餐饮艺术空间。”
权益护航:零工市场的“温暖驿站”
面向新就业群体逐步普及“AI夜校”培训,是深圳提供的应对结构性就业矛盾的“解法”之一。
“作为珠宝从业者在夜校学习‘充电’后,我决定留在这里,帮助更多人提升专业技能。”在这里,设计师王秋媛不仅学习了“AI+珠宝设计”“AI+短视频剪辑”等课程,更担任起水贝夜校珠宝设计基础课程的老师。
水贝夜校学员正在展示手工编绳过程。人民网 肖聪聪摄
截至2025年2月底,水贝就业驿站积极探索AI技术在黄金珠宝产业的应用,开设AI珠宝设计等24个AI技能应用课程,累计开展“AI夜校”培训126期,覆盖3156人次。与辖区10强直播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开展工匠大师“面对面”活动超30场次;“快闪”招聘活动服务就业200余人,其中灵活就业183人。
以“AI夜校”为支点,水贝社区形成了“产教融合赋能传统产业升级”的模式。除了“AI夜校”,水贝社区还开设了直播技能、珠宝鉴定、手工编绳等课程,帮助学员通过技能培训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不仅是技能提升,广东深入实施家门口就业服务圈建设行动,全省建成各类就业驿站1080个,零工市场和零工服务站点400个。各地勇于探索,涌现出广州荔湾区“绿马甲”“佛山职有你”、东莞“莞指导”等一批“小而美”的典型经验,让就业服务更有温度。
从技能培训到产才对接,从创业扶持到权益护航,广东正以多元路径破解就业难题,这些生动实践,不仅为就业市场注入新活力,更为全国就业服务提供了可借鉴的“广东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