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戴轩)2025年,西城区仲裁院持续开展“仲心护航”仲裁宣传服务活动,聚焦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及中小微企业等群体,开展公开庭审、送法入企、以案释法、劳动法律法规专题讲座系列活动。
5月15日下午,西城区仲裁院启动“仲心护航”建筑行业专题普法活动,在黄河京都会议中心举办普法大讲堂。此次培训分为“薪”美西城《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制度培训和合法规范用工两个模块,从前端执法和后端仲裁两个角度,向到场建筑行业企业进行普法宣传。
西城区人社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执法科负责人及农民工速裁团队负责人,通过法律法规宣讲和案例解析相结合的方式,深入解析《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用工管理,从源头预防欠薪、工伤等劳动纠纷。住总集团、首钢建设、昌平一建、房地集团等四大建筑企业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劳务管理人员及劳务企业施工作业队长、班组长,共计850余人参加大讲堂活动。
“仲心护航”建筑行业专题普法活动为系列活动,西城区仲裁院将根据建筑施工行业用工特点及劳动争议多发点,分为“合法”“风险”“责任”三个阶段开展针对性宣传活动。“人社政策走进建筑业”讲座将于5月22日、5月29日举办,届时将有建工集团、市政路桥集团、城建集团、中建一局、中建八局等建筑企业参与。
农民工欠薪争议是建筑行业领域的多发争议,不但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也严重影响建筑施工行业的健康发展。为有效预防、合理化解、妥善处置农民工欠薪争议,西城区仲裁院将建筑施工行业作为“仲心护航2025”的重点宣传治理领域,同步开展专题普法系列活动。该院将继续完善和发展“前端治理+高效调处”模式,针对建筑行业用工特点,多措并举解决农民工讨薪难问题。
首先,开展用工“体检”活动,面向辖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自检、评级、分析、诊疗、复检服务,针对性规范企业用工行为、防范用工法律风险,有效降低劳动争议发生率。
其次,开展“参保宣传月”活动,制作典型案例宣传材料,组织企业负责人专题培训。推行“项目参保”和“动态参保”相结合的模式,确保新增用工即时参保。
同时,构建企业自主调解新格局,指导建筑施工企业建立项目解决欠薪问题协调小组,通过建设单位、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和劳务及专业分包单位沟通对话机制,提升企业自主协调处理劳动关系问题的能力。
探索“调解+执法”融合治理新模式,在区属国有企业建筑项目试点,通过行业调解组织和解决欠薪问题协调机制双轮驱动、双向协同,从事前预防、事中监管、事后调处多角度,主动排查、协调处理欠薪隐患问题,形成全链条治理模式,多元化解欠薪问题。
此外,充分发挥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团队作用,完善农民工速裁团队建设,实施繁简分流,细化速裁标准,优化速裁程序,确保简案快审;持续推行网上立案、线上送达、要素式办案等工作模式,全面提升农民工欠薪案件处理效能,缩短审理周期。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