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祁连山下绿意盎然。近年来,天祝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让“生态美”与“百姓富”深度融合,高原小城在青山绿水间焕发勃勃生机。
天祝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争取三北“六期”、森林草原植被恢复费、林下经济等项目12项,总投资3231.3万元。完成人工造林1030亩、退化草原治理23万亩、通道绿化50公里、义务植树100万株,林木绿化率和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分别达到34.61%、88.61%。天堂镇被命名为甘肃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完成950户清洁热源和1680户建筑节能改造,空气质量6项指标连续5年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0%,同比增加1.5个百分点,大通河、金强河水质均达到Ⅱ类以上,2个国控、2个市控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达到考核指标,29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完成106家企业危险废物申报登记,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扎实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新建续建芨芨滩、黑马圈河等调蓄水池3座,新增库容1388万立方米,总库容达到3507万立方米。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力实施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生态节水控水“四大行动”,推广高效节水技术10万亩,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2%以上。推深做实河湖长制,深入推进“五赋两转一打造”工程,210名河湖长巡河湖12769次,冰沟河创建为市级美丽幸福河湖。
同时,紧盯中央环保督察、生态环境部调研、省级环保督察、省生态环境警示片、绿盾专项行动等反馈和披露问题,持续巩固“拉网式”排查、“回头看”检视成果,祁连山生态保护由集中整治修复转向常态长效巩固。马鹿、石羊、狐狸等野生动物种群正在不断扩大,而雪豹、金雕等珍稀动物也频繁现身,成为祁连山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见证者。
生态建设的成效,最终体现在民生福祉中。大规模的国土绿化行动让全县生态屏障更加稳固,森林公园、花海步道、美丽河湖让县城“绿带环绕、四季有景”,清新自然的空气让广大市民幸福感满满。依托祁连山国家公园、三峡景区等资源,推出的“华锐民俗体验+高原休闲康养”精品线路带动越来越多的农牧民群众吃上了“旅游饭”,美丽的抓喜秀龙大草原、地势险要的乌鞘岭成了众多游客的向往之地,绿色成为天祝最亮丽的生态名片。2024年,天祝县共接待游客601.21万人次,游客旅游花费44.03亿元,较2021年分别增长了4倍、5.7倍。目前,全县旅游从业人数达5000余人,实现增收1.25亿元,人均增收2.5万元。
从荒山披绿到蓝天常驻,从生态惠民到产业升级,天祝用一支“生态画笔”,在高原大地上绘就了一幅“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高质量发展画卷。这座祁连山下的绿色小城,正以更美的姿态,拥抱生态与发展共赢的未来。
全媒体记者:周昳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