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古槐街道大石桥社区,桥南街已热闹非凡。5月20日,一场以“幸福友邻・运河大集”为名的促消费活动在此启动,作为济宁任城区古槐街道大石桥社区“16惠邻集”品牌的首秀,它以“一站式便民服务+邻里关系重构”为双轮驱动,正式开启了新时代社区治理中“熟人社会” 建设的探索之旅,积极响应“邻里相识、互帮、文明、协创” 四大行动号召。
民生服务“接地气”,烟火里藏着邻里温度
特惠购专区内,龙贵超市的货架整齐排列,居民摊位上的货品琳琅满目。针对日常生活刚需,这里推出“限时折扣+民生套餐”,超低价粮油百货、新鲜直供蔬菜、非遗特色美食等商品一应俱全。居民李阿姨笑着说:“下楼就能买到实惠又新鲜的东西,价格还比外面便宜,太方便了!”此起彼伏的询价声、爽朗的谈笑声,让社区的烟火气里满是邻里间的热络。
医疗资源“聚人气”,健康中传递互助关怀
“移动健康驿站”前,市立医院、老年血管病医院的专家们身着白大褂,正耐心为居民检查。中医理疗、眼科筛查、心脑血管检测等10余项免费服务,吸引了众多居民前来。65岁的李奶奶测完血压,拉着邻居的手分享:“不用挂号排队,专家直接给建议,社区这安排太周到了!” 在问诊交流中,邻里间不仅收获了健康知识,更增进了彼此的关心与帮助,让温暖在指尖传递。
非遗美食“传文脉”,舌尖唤醒情感共鸣
非遗专区宛如时光隧道,糖画艺人手腕轻转,麦芽糖瞬间化作栩栩如生的蝴蝶、灵动的游龙,引得孩子们围聚欢呼;传统叫花鸡传承人揭开荷叶,香气四溢,勾起中老年居民对儿时街巷的回忆。热豆腐的蒸腾热气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各自的故事。非遗美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成为跨越代际的情感纽带,让邻里交流从简单的点头致意,升华为对传统文化的共同热爱与共鸣。
政策宣传“强治理”,知识凝聚平安共识
政策宣传专区创新采用“案例剧场 + 互动问答” 形式,让政策解读变得趣味十足。工作人员精心编排的反诈短剧,将常见骗术演绎得惟妙惟肖,引得居民们纷纷讨论防范妙招;高考志愿填报公益指导台前,家长们一边交流孩子的成绩,一边向专家取经,现场形成“知识共享、难题共解” 的浓厚氛围。活动当天发放宣传资料320份,反诈知识知晓率提升40%,政策宣传不仅提升了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更凝聚起共建平安社区的共识。
品牌长效运营,编织“熟人社区”新网络
此次“幸福友邻・运河大集”为“16惠邻集”品牌打响头阵,古槐街道大石桥社区顺势将集市固定于每月16日在桥南街开市,让“16惠邻集”成为“邻里汇”的特色载体,既持续擦亮品牌名片,又为邻里互动搭建常态化场景。
下一步,古槐街道大石桥社区将“16惠邻集”从多元参与角度激活治理活力:一方面鼓励居民自荐成为“临时摊主”,通过手工艺品分享、闲置物品置换等形式,让集市成为邻里交流的“微窗口”;另一方面邀请热心居民担任“集市协管员”,共同参与治理,推动社区从“单向供给”向“邻里共营”转变;同时,引入更多便民项目、组织互动活动,让集市既承载便民服务功能,又成为“邻里汇”的情感联结平台。通过“16惠邻集”与“邻里汇”实现深度融合,逐步构建起“邻里相识、互帮、文明、协创”的熟人社区生态,最终实现从“陌生社区”到“温暖邻里汇”的美好蜕变。
(供稿:济宁市任城区古槐街道大石桥社区 车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