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青

货车沿着旋转车道直抵屋顶停车场,车间内智能化生产线高速运转……走进温州乐清市北白象镇浙南紧固件产业园,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这片占地46亩的老螺丝城曾是该镇重要的工业地块之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沦为“老破小”,如今蝶变为集聚50余家企业的现代化产业园区,涵盖制造、电商、跨境贸易等全链条,容积率提升至2.8。

蜕变源自一场低效用地开发专项行动。北白象镇是乐清电气元器件制造强镇,63.6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星罗棋布着约3800家工业企业,2024年规上工业产值超457亿元,相当于中西部地区一个县域的量级。随着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发展遭遇“成长的烦恼”:部分土地、厂房因为早期规划等因素限制存在闲置或低效利用现象;优质项目缺乏适合的地块“生根发芽”……

如何破局?2022年,该镇制定《北白象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三年行动方案》,排查出5721亩低效用地,分步推进改革,让“寸土”生“寸金”。2024年,该镇共拆除老旧工业区203亩,新建26.6万平方米,空间利用率提升4倍,盘活低效工业用地360亩。以螺丝城为例,他们采取统一规划设计、优化楼层使用、停车上楼等一系列举措,让进驻在这里的企业就像住进了“高楼大厦”。

多措并举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是北白象破解空间制约难题,做强产业腰部力量的重要一招。在其老旧厂房改造提升数据平台上,分布着成片的标准化厂房。随着一块块闲置低效用地的盘活,一批“吃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凤凰”纷至沓来。2024年,该镇累计签约亿元项目5个,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同比增长23.8%,战新产业同比增长30.2%,规上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比高于全市平均。

“只有每一寸土地都有产出、见效益,高质量发展的弦音才会掷地有声。”该镇相关负责人说。

改造不只是空间的更新,更是推动产业转型集聚、重塑城乡风貌,实现经济、生态系统升级的有效一招。

机声隆隆,车来车往。容积率达到6.0的引领数智科技产业园正加快建设,三年之后,在G104国道与白象大道上,一座100米高的现代化工业大厦将拔地而起,成为乐清乃至浙江第五代复合型工业综合体科技样板示范园区。“产业园建成后,拥有自主产权厂房,享有标准化的供应链。结合五金市场、螺丝城等园区,生产配套一应俱全。”该产业园总经理张昊介绍。

低效工改“一子落”,激活区域发展“满盘棋”。未来,北白象镇将以融温拥江战略为引领,全力打造智能制造创新地、未来产业先导地、人才创业圆梦地,以新质生产力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