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老顽童周伯通,相信很多读者都不会陌生。

在《射雕英雄传》里,周伯通崭露头角,他的纯真善良、他那极爱捉弄别人的特征,都让读者们忍俊不住。到了《神雕侠侣》中,生性乐观、无忧无虑的周伯通挖茯苓、吃蜂蜜,头发胡子竟由白转黑。在书中的末尾,周伯通还在华山之巅被推选为神雕五绝之首。



到了百年之后的倚天时代,金庸再也没有提及周伯通。不过有意思的是,周伯通死后的第一百年,左右互搏之术突然出现在少林寺。

一、左右互搏之术

当年周伯通为了拿回被骗走的《九阴真经》,曾孤身闯入桃花岛与黄药师大打出手。那时候的周伯通怎么会是黄药师的对手?幸亏周伯通是个武痴,他通过数年的钻研,竟创出了一门神功唤作左右互搏之术。

左右互搏之术的本质是一心二用,能够两手同时做不同的事情,在金庸武侠体系中是一门非常精妙的武学,其对于人物本身的战斗力加成堪称台阶性。

因此周伯通练成此门神功后,左手右手能同时使出不同招数,就此让周伯通跻身顶流高手之列,东邪黄药师再也无法彻底碾压他。

而郭靖从周伯通那练成左右互搏之术后,他左手可以施展以柔克刚的空明拳,右手则能打出刚猛至极的降龙十八掌。这些阴阳互济的武功一同施展,试问对手如何抵挡得住?



此外,神雕女主小龙女也从周伯通那里学会了左右互搏之术。在重阳宫一役里,左手使全真剑法、右手使玉女剑法的小龙女将招式施展得滴水不漏,仅仅花了三十招,就将不可一世的金轮法王刺得浑身是血。

实际上,倚天时代还有一位高手同样施展了左右互搏之术,此人正是少林三渡中的渡难。

原著里是这么写的,原来渡难还他这一掌,乃是少林七十二绝艺中之一的‘须弥山掌’。这门掌力极难练成,那是不必说了,纵然练成了,每次出掌,也须坐马运气,凝神良久,始能将内劲聚于丹田,哪知渡难要出掌便出掌,一动念间就将‘须弥山掌’拍了出来,跟着黑索一抖,又向杨逍扑击而至。渡难以“须弥山掌”与殷天正对掌,黑索上的劲力便弱了一大半。他以巧补弱,使得黑索滚动飞舞,宛若灵蛇乱颤,杨逍的两根圣火令也变化无穷。

这里写得很清楚了,渡难禅师一只手专使须弥山掌,另一只手则使用黑索上的武功与杨逍拆招。须弥山掌是一门雄浑刚猛的掌法,黑索鞭法则是阴柔多变,二门武功不但招式截然不同,所运用的力道、窍门也大相径庭,这正是周伯通所创的‘左右互搏之术’。



看到这里不免觉得奇怪,周伯通自创的左右互搏之术天下无双,可为何会突然出现在少林寺?

二、金庸武侠世界观

提及这个问题,就不得不谈一谈金庸的武侠世界观。众所周知,《倚天屠龙记》是《神雕侠侣》的后续之作,都属于《射雕三部曲》。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周伯通虽然寿终正寝,但他的左右互搏之术却传了一代又一代,最后阴差阳错之下传给了少林高僧渡难。

无独有偶,认真看过《倚天屠龙记》的读者还会发现,黄药师独创的弹指神通居然被光明左使杨逍练成。

那这一百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才让少林渡难练成了周伯通的左右互搏之术?

三、百年回忆

在《神雕侠侣》的末尾,杨过带着小龙女与群雄作揖告别,就此退出了这个纷纷扰扰的江湖。

随着杨过、小龙女缓缓走下华山,这一部精彩绝伦、跌宕起伏的武侠巨作就这样落下了剧终的帷幕。



在《倚天屠龙记》的开篇,金庸以19岁的郭襄作为第一视角,讲述她如何追寻杨过、如何邂逅觉远大师和张三丰。

只是到了《倚天屠龙记》的第三回,金庸突然大笔一挥,用一句“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就将郭襄匆匆写死,笔下的江湖也跳过了百年的时间,来到了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元朝末年。

原来,襄阳城破后,郭靖带着黄蓉、郭破虏一同战死沙场。蒙古士兵在忽必烈的指挥下继续挺进,最后侵占了整个中原,建立了元朝,南宋就此灭亡。

尽管南宋灭亡,中原被蒙古铁骑践踏,但各门各派的武功还是继续传承了下去。前面提及,小龙女练成了周伯通的左右互搏之术,后来小龙女嫁给了杨过为妻。

多年后,郭襄潜过了古墓的那条水道,来到了古墓深处,可依旧没有找到杨过的踪影。杨过去了哪里?他多半带着小龙女浪迹天涯,这才让郭襄踏破铁鞋无觅处。

可以预见的是,杨过带着小龙女东游西荡,一日来到了少室山,见到了挚友无色禅师。当年郭襄过生日时,无色禅师在郭襄十六岁生辰前夕受杨过之邀,特命江湖怪客人厨子前往襄阳为郭襄送上一对寺中特制的铁罗汉贺寿。



如今挚友相见,杨过与无色禅师必是相谈甚欢。在谈及武功时,杨过忽地想到了小龙女练成的左右互搏之术。

无色禅师乃少林罗汉堂首座,武学天赋极高,他只是简单地听了小龙女的介绍,便在极短的时间内练成这门高深莫测的神功。

数年后,身为前辈的无色禅师见渡难心如止水,是修习左右互搏之术的好苗子,于是将左右互搏之术传给了渡难。

这样一来,左右互搏之术为何会突然出现在少林寺,就有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

各位大侠,你们觉得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