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海军又传来了新的消息,空警600预警机首次与歼15“飞鲨”舰载机组织大编队飞行,暗示着空警600预警机已经服役。与此同时,福建舰也有了好消息,距离上次结束,时隔48天后再次出海。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最强航母以及配套的舰载机,预计将会抢在9月3日抗战胜利80周年前服役。



空警600

空警600预警机首次作为领头羊组织大编队飞行

日前,根据互联网出现的照片显示,一架空警600预警机与至少5架歼15“飞鲨”舰载机组织大编队飞行,这意味着空警600预警机可能已经服役,正式进入飞行训练阶段,一旦福建舰服役将立马上舰形成战斗能力。



空警600和歼15组成编队飞行



空警600预警机也是中国海军目前最为迫切需要的舰载机,它的出现结束了中国海军没有固定翼舰载预警机,辽宁舰和山东舰只能依靠直升机进行预警探测的历史,其意义深远。要知道在全球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当中,拥有航母的国家包括有美国、中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和印度等国,然而能够研制固定翼舰载机预警机的国家只有中国和美国,可见研制难度有多高。法国虽然装备有“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但舰载预警机却从美国进口,其余国家则直接没有预警机可用,或者说航母不具备搭载固定翼舰载预警机的能力。



美国E2D预警机

与空军使用的大型预警机相比,舰载预警机别看体积更小,但它的研制难度也更高。首先是它的使用环境不同,固定翼舰载预警机需要在航空母舰上使用,航母的飞行甲板长度仅有300多米,供起降的距离只有100多米,与地面机场动不动几千米的长度相比,操作空间极其狭小。为满足固定翼预警机的起降,预警机的设计就必须足够小,足够紧凑,要求与战斗机的尺寸相当,最大起飞重量也仅有30吨左右。



但综合作战能力又不能降低,要能够在海上持续跟踪和探测几百公里以外的目标,还要能够充当指挥机指挥战斗机进行作战,以及强大电子干扰和压制能力。为此就必须在紧凑的空间内,将各种雷达系统、通信天线、指挥系统和指挥中心等搬到小型运输机平台之上。这就要各种系统实现高度集成化、信息化和自动化设计,研制难度不亚于战略预警机。



安-71预警机

例如苏联研制的安-71预警机原计划部署于“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使用,但由于雷达安装于垂尾顶部,导致飞机高度过高,无法适应航母机库,以及雷达研发滞后等问题,仅生产3架原型机便于1990年草草退役。更先进的雅克-44预警机,则由于配套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在苏联解体后被拆解,没有适配对象可用,加上俄罗斯缺乏足够的资金而停止研制。所以,即使苏联时代,也没有真正完成舰载预警机的研制,要么就是小型化程度不行,导致尺寸过大,无法装备使用,要么是生不逢时。



雅克-44预警机

为此,我国成功研制空警600预警机,对于中国来说意义深远,未来将装备在福建舰上使用,依托电磁弹射器弹射升空作战。对于航母战斗群来说,预警机尤为重要,也被称之为“海上战力倍增器”,一艘航母在部署3到5架预警机的情况下,就能够实现不间断360°的空中部署和探测,凭借四五百公里的探测距离,七八个小时的滞空时间,可以将航母群的雷达覆盖距离延伸到1000公里以外,将航母的“视野”扩展了4-5倍。



同时凭借高空飞行的优势,解决因地球曲率给舰载雷达带来的探测盲区,以实现对低空突袭的反舰导弹、战斗机等进行检测跟踪,并引导战斗机和防空导弹进行拦截,从而保障己方的安全。例如在海湾战争中,美军E-2C预警机舰载机累计完成4000余次拦截任务,拦截成功率高达98%。在模拟对抗中,配备E-2D预警机的航母战斗群,与没有预警机的相比,拦截反舰导弹的成功率提升了60%,同时对于美国的航母战斗群来说,一旦失去预警机,航母将失去80%的作战能力,可见其舰载预警机有多重要。



这也就是为何我国要研制空警600预警机的原因,特别是福建舰服役以后,要想将战力最大化,那么预警机必不可少。该预警机于21世纪初,中国海军启动航母工程时,就已经同步规划了,可以说起步时间相当早。2012年其前身JZY-01固定翼预警试验机,使用运-7改造的验证机,就已经在陆地试飞。2019年6月1日,其模型被发现于武汉市的水泥航母,与歼-15同框,2020年8月29日,空警-600正式首飞,再到如今公开亮相,与歼15组织大编队飞行,中国在固定翼舰载预警机的发展上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



JZY-01固定翼预警试验机

福建舰一旦服役,它将与歼15T、歼15D、歼35和舰载固定翼无人机等搭配使用,组成中国海军最强的舰载机编队,将福建舰的战力发挥到极致,使其具备与美国航母群对抗的能力,空警600预警机也将成为中国海军由“近海防御”转向“远洋攻防”的关键装备。与此同时,空警600预警机也将搭载最先进的数字阵列雷达系统,拥有强大的海上探测、跟踪和抗干扰能力。



空警600



福建舰也即将迎来第8次海试

日前,根据上海海事局发布的通告显示,5月21日长江口将有大型船舶航行,需要对相关海域进行交通管制。按照以往的惯例,大概率会是福建舰出海开展第八次海试。此次海试,距离第7次海试回来中间隔了48天,这也是福建舰历次海试时间间隔最长的一次,这意味着福建舰的海试已经进入了到了关键时刻,需要进行对各种系统进行长期的调试和验证,甚至可能在港口进行了大量的弹射试验,检验弹射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舰载机上舰弹射做最后的准备。



最新通告

尽管上个月有外媒猜测福建舰可能在3月底完成了舰载机的首次弹射,但时至今日依旧没有证据能够直接证明福建舰已完成了舰载机的弹射 。意味着福建舰很可能还没有完成的舰载机的弹射测试,不过距离舰载机的弹射也不会太远,进入到第八次海试,也说明福建舰的已进入尾声,距离服役不远了。如果按照辽宁舰和山东舰分别9次和10次的海试次数来看,福建舰预计将再开展2到3次就能服役,且该航母的前期海试周期远短于前两艘航母,说明其设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极高。



而且今年的9月3日又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加上后续还有3个多月的时间,福建舰赶在节日前服役预计不成问题。只要福建舰确认完成舰载机的弹射和降落测试,服役就不会太远了,所以此次海试能否会进行相关测试,非常值得关注。



与此同时,福建舰也很可能会在美国海军的“福特”级航母二号舰“肯尼迪”号之前服役,肯尼迪号早在2019年就已经服役,但由于电磁弹射器、雷达系统等问题一直困扰该舰,导致服役时间一再推迟,按照美国最新的说法,该航母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服役,即使在福建舰前服役,它下水后的舾装和测试周期也远超福建舰,何况该舰能否在今年完成服役还是未知数。这也说明我国在新一代航空母舰的研制上是相当成功的,各项技术相当成熟,没有遇到技术瓶颈。



作为中国海军首艘弹射型航母,福建舰对于中国海军来说意义深远,它的建造是中国海军由近海防御走向远海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在航空母舰发展上缩短与美国差距的重要标志。与前两艘航母相比,它的尺寸和吨位都更大,满载排水量超过8万吨,超过了美国海军过去建造的“小鹰”级常规动力航母,且采用了与美国“福特”级航母同样的电磁弹射,技术上还更先进,直接跨过蒸汽弹射,真正实现了弯道超车。



另外,还为其配套歼15T战斗机、歼15D电子战机、歼35隐身战机、空警600预警机和无人机等,舰载机水平也全面向美国看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福建舰除了没有采用核动力,舰长比福特级短了10来米,弹射器少了一条以外,整体水平并不弱于福特级,作战能力可能会超过“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除了航母本身以外,配套的护航舰艇也是相当豪华,有055型万吨级驱逐舰、052D型驱逐舰、054A/B型护卫舰、901型综合补给舰,以及水下的潜艇与其搭配,对比美国海军丝毫不弱,甚至还有较大的优势。为此,福建舰的成功建造,对于中国海军来说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所以,从空警600与歼15组织大编队飞行,再到福建舰即将开展第八次海试,种种迹象都表明,福建舰很可能会在9月3日前服役。同时,空警600与歼15还有望亮相9月3日可能组织的阅兵活动上,纪念这个重要日子的同时,也向外展示中国近些年取得的成果。

注:以上数据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