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

为进一步提升贵州省高校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推动省内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5月12日至17日,贵州省2025年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使用师资培训(第一期)在中央统战部培训中心怀柔基地举行。本次培训由贵州省教育厅主办、贵州民族大学承办,来自贵州省43所高校的59位教师参加。


培训现场。

贵州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吕国富在开班式致辞中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对引导青年树立正确历史观、增强“五个认同”意义深远。他鼓励学员提高政治站位,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以空杯心态投入学习,打造兼具思想深度与感染力的思政“金课”,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落地见效。

培训期间,多位专家围绕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展开深度指导。国家民委教育司一级巡视员李学锋从政策背景、课程定位和教育体系建设路径等方面,系统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开设和教材编写的总体情况。李学锋指出,在高校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并将其纳入思政课程体系,是引导青年学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的重要举措。高校应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网络媒体等形成“多位一体”的全方位育人格局,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切实提高育人成效。

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一级巡视员王报换从理论高度和实践层面,以“七组关键词”系统梳理了新时代统战工作的重点策略;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副院长严庆教授结合理论和案例,与学员深入探讨了如何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做到“有形、有感、有效”。

严庆教授强调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既需要理性认知,更需要情感共鸣支撑。他建议教师重视案例教学和实践环节,通过讲述各民族交往交流的故事和开展沉浸式互动体验,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厚重历史和团结凝聚的强大力量。

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学示范团队成员、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云芳教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研中心主任王冬丽副教授,民族学与社会学系副主任陈丽明老师分别以现场示范授课的方式展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各章节教学设计思路、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介绍了教学数字资源库建设成果。三位老师运用丰富的教学案例和教学资源解读教材内容,深刻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和史料体系,为参训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理论指导和方法借鉴。

贵州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副主任肖锐教授与学员分享教学实践经验。她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体现了“两个结合”,服务于“两个大局”,要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高度理解和使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并结合贵州省教学资源和高校教学实际和学员分享了“多元融合”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培训期间,学员们还分别到民族文化宫和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实践教学。(图/文 贵州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