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20日讯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今天召开加快“技能山东”建设 打造技能人才集聚新高地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第二届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相关事宜。
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韩震介绍,技工教育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充分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当前,全省上下正加速推进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为此,省财政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扶持政策体系,聚力提升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做好技工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的大文章。主要做法:
第一,加力拓宽资金渠道。聚焦“技能山东”建设,省财政每年安排资金5600万元,用于技能人才奖励和技工院校专业建设。设立职业能力技能提升专账资金,支持开展大规模补贴性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同时,统筹就业补助资金、失业保险基金、专项债券等多渠道资金,重点实施新型学徒制培训试点、齐鲁绿色低碳职业技能培训、省级“绿领”职业技能培训等补贴政策,支持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储备。
第二,加力培优载体平台。培养人才,平台是关键。聚焦夯实技工院校基础,“十四五”以来,累计安排资金1.73亿元,围绕高端装备、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先进产业需求,遴选13所技工教育优质学校、54个优质专业给予奖补支持,将这些学校、专业打造成为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实现提质培优、创新发展。聚焦领军人才引领,对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给予资金支持,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示范带动作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聚焦技能大赛锻炼,对世界技能大赛省级重点集训基地给予建设补助,对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获奖选手和技术能手发放奖金,支持举办全省技能大赛,以赛代训选拔培养优秀“能工巧匠”。
第三,加力完善激励制度。长期以来,技能人才呼吁提高待遇、职业认同和社会认可,省财政始终注重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比如,提高技能领军人才待遇,对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等国家级荣誉的领军人才,给予一次性奖励。又如,每年支持遴选齐鲁首席技师约150名,管理期内可按月领取津贴;每两年选拔一次山东省技术技能大师,每位技术技能大师可享受一次性津贴。这些激励政策,为弘扬“工匠精神”、关心尊重高技能人才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实践证明,技工教育也能成为通往成功的“优选路径”,“技能山东”正为中国智造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下一步,财政部门将以此次《若干措施》出台为契机,精细制定落实措施,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引导企业、院校、社会力量合力支持技工教育发展,让“有技能、好就业”更加深入人心,为高质量发展输送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闪电新闻记者 刘冰冰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