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到10日持续4天的印巴冲突中,印度一方吃了大亏,现在印度国内都在为此事“沸腾”。

失利的消息纸包不住火,莫迪突然想出新策略,将怒火宣泄向三个国家,中国也在其中。

印度此举到底有何用意?中国方面邀请巴基斯坦,此举又有什么含义?



本月上旬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交火结束之后,莫迪立刻在国内宣布“胜利”,并发表了讲话,进行全国的巡回视察。

与此同时为了庆祝这场“胜利”,官方不仅举办活动,还让民间发起为期十天的游行庆典,国内创造出一片欢腾的气氛。

然而真实情况外界都知道。

印度在这场冲突中损失多架战机,包括自己花巨资购买的“阵风”也被打下来4架(巴基斯坦数据),巴基斯坦的无人机一直飞到新德里附近。

所以尽管莫迪政府宣布获胜,但反对党不给他这个机会。

不仅公开揭露印度空军损失惨重、对巴基斯坦完全失败的局势,还在国会里当面拆穿“阵风”飞机被击毁的事实,让莫迪政府颜面无光。

而且西方媒体也在印度国内推送关于印巴空战真相的文章,莫迪政府早前曾在社交媒体上大量封号,不过也无济于事。

也就是说,部分印度人对这次事件的大致情况还是有所了解的,他们开始抱怨莫迪政府“无能”,现在连巴基斯坦都打不过。



这种情况下,印度政府突然想出了“奇招”,并将怒火快速转移到三个国家的头上,中国成为他们最大的宣泄对象。

本月18日,印度国防部下属研究小组“新德里联合作战研究中心”主任阿肖克·库马尔突然站了出来,指责中国“给巴基斯坦提供卫星和防空系统的帮助”

此外他们还声称中国帮助巴方调整卫星覆盖范围与防空雷达部署,致使印度空军行动如同“裸奔”,毫无秘密可言。

分析人士认为,印度此举的一个重要动机就是为自身在冲突中的失利寻找借口。

在印巴冲突中,印度军队的表现用“灾难性”来形容也不为过,巴基斯坦使用各类装备进行有效的反制,让印度遭受挫折。

莫迪政府在压制不住舆论的情况下,使用“幕后黑手”叙事方式指责中国为巴基斯坦提供支持。

就可以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所谓的“外部强大势力介入”,而非自身军事战略、战术以及军事装备体系存在的问题。



再者来说,外媒之前就认为印度可能真的有“被害妄想”,他们长期以来对中巴正常合作心怀不满。

比如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印度无端认为损害其所谓利益,还多次在国内宣扬所谓的“针对印度”

中巴经济走廊旨在加强两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互联互通。

这本是正常的经济合作项目,惠及两国人民,并且对地区的繁荣稳定有着积极意义。

但印度从来都是持否定态度,和平合作在他们眼中也有“问题”。

相关媒体之前的报道称,印度真正败给了巴基斯坦预警机、战机和空空导弹组成的数据链共享系统。

印军没有强大适配的预警机,也没有远距离空空武器,被“按着打”是很正常的。

这次印度在拿不出任何实质证据的情况下,就对中国横加指责,这是典型的推卸责任的表现。



除了中国之外,印度还对另外两个国家火力全开,分别是土耳其和阿塞拜疆。

他们声称这两个国家向巴基斯坦“提供支持”,尤其是土耳其向巴政府售卖无人机,给印度造成严重损失。

印度贸易商和民众拒绝进口土耳其苹果、珠宝,旅游平台建议避开两国,高校暂停学术合作,民航部门直接叫停土耳其企业的合同。

印度希望通过这次对巴基斯坦“支持国家”的抵制,让他们“重新审视和印度的关系”。

印度企图通过贸易和旅游抵制向土耳其和阿塞拜疆施压,但事实上莫迪政府的这一手段还是高看自己了。

土耳其和印度的经贸重叠度太低,出口外销只有0.64%,对印度也没有什么依赖的产品。

阿塞拜疆与印度的贸易额更是微乎其微,多数阿塞拜疆人甚至不知道他们买过什么印度货物。

所以,印度的抵制行动更多是一种“象征性惩罚”,同样是在暗示印度的失败是因为“多方帮助巴基斯坦”。

莫迪这次“一挑三”,看起来是动了真格了。



在这一节点上,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应中方邀请在19日晚上开启访华之行。

这是印巴空战之后首次有巴基斯坦高层访问中国。

此次印巴冲突中,中方呼吁停战降温,给了巴铁很大的支持。

早些时候中国方面也报道我国外销型战机歼-10CE首次取得了实战战果,中国军售有力捍卫了巴基斯坦的安全。

不过早些时候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也提醒过,中印两国应该小心其他国家挑拨。

西方到现在仍然没有放弃让中印反目的战略目标,两个大国有任何“碰撞”都是绝对不利的。

但说到底这件事还是取决于印度,因为印度明知道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军事合作是基于两国全方位合作框架下的正常交往。

再加上作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中巴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协作具有明确合法性。

莫迪政府没有任何借口以任何视角对中巴关系指手画脚,甚至编造一些谣言来为自己的失利寻找借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