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午,国际大坝委员会第28届大会暨第93届年会“水风光蓄一体化基地建设”专题研讨会在成都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钟登华、许唯临,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汪小刚,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赵增海等院士专家出席会议。院士、专家指出,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开发建设,为我国大型流域水风光蓄一体化开发建设提供了经验和方案,建议加快雅砻江国家首个水风光一体化示范基地建设,为全世界绿色低碳转型做示范。
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的我国九大清洁能源基地之一,是国家首个水风光一体化示范基地。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登华:
“雅砻江流域引领行业向更加高效、安全、绿色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雅砻江流域在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两河口水电站采用“施工全过程智能化技术”建成300米级超高堆石坝工程;卡拉水电站构建覆盖全业务、全流程和全要素的工程智能建设平台;柯拉光伏电站创新运用智能跟踪支架融合AI技术,实现光伏设备智能化运维。
钟登华表示,数字化、智能化是清洁能源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优质高效建设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的重要保障。
世界最高土石坝——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采用“施工全过程智能化技术”建成300米级超高堆石坝工程。
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唯临:
“加快基地开发建设,为民族地区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的我国九大清洁能源基地之一,是国家首个水风光一体化示范基地。本阶段规划装机7800万千瓦,规划布局两河口、雅中、锦官、二滩4个水风光一体化项目群。目前,基地已建成7座大型水电站、3大控制性水库和多个风光新能源项目,已投产清洁能源装机近2100万千瓦,在建装机约140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1000亿千瓦时,已累计贡献绿色清洁电能超1.1万亿千瓦时。
许唯临表示,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位于四川省偏远山区,加快基地开发建设,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千载难逢的机遇,具有“筑牢能源稳定基石”“将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地方发展优势”等多方面作用。按照规划,从现在到2035年基地建成,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建设将新增静态投资约3500亿元,带动万亿级的产业发展,对国家和四川省经济拉动效益显著。基地建设高峰期可带动直接就业15万余人,间接就业16万余人,基地运行后可增加地区财政、税收收入,年均可贡献税收超100亿元。基地建成后,每年可贡献清洁电能2000亿千瓦时,满足1.1亿个家庭的年用电量,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约6000万吨。
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已建成7座大型水电站、3大控制性水库和多个风光新能源项目,已投产清洁能源装机近2100万千瓦。图为世界第一高坝—锦屏一级水电站。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汪小刚:
“基地开发运营为全球清洁能源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发电量占比稳步提升。风、光的不稳定性,决定了其大规模开发,必须依靠水电优异的调节能力。雅砻江是全国调节性能最好的大型河流,依托基地水电和抽蓄可带动风光大规模开发。
汪小刚在会上指出,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作为国家首个水风光一体化示范基地,加快流域内水、风、光、蓄资源一体化开发,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国家首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雅砻江腊巴山风电,实现了风机智能系统定制化开发,为我国风电项目高质量发展树立标杆。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赵增海:
“基地先行先试,为全世界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示范”
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在促进多能互补发展方面具有四大优势。基地水风光资源丰富、互补性强的资源禀赋优势,两河口、锦屏、二滩三座大型水库为基地开发提供核心支撑的调节能力优势,一个主体开发一条江可确保资源开发效率和效益的统筹开发优势,流域内水电和新能源布局多样化的应用场景优势。
赵增海表示,我国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居世界第一位。以雅砻江流域先行先试带动周边风光新能源规模化发展,实现多能互补,提升资源利用与保供及新能源替代水平,是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力量和实践路径。
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在建最大新能源项目——扎拉山光伏电站,项目构建智能运维平台,打造全球领先的智能化光伏电站。
院士专家建议:“双碳”目标下,加快雅砻江流域水风光蓄一体化开发运营需要多措并举
会上,院士专家们建议,加快雅砻江流域水风光蓄一体化开发与运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通力合作、协同发力。“双碳”目标下,加快雅砻江流域水风光蓄一体化开发运营需要多措并举。
汪小刚表示,加快雅砻江流域水风光蓄一体化开发和运营核心在于构建“5+1”模式。“5”是“五个一体化”,是基础。包括一体化资源配置、一体化规划布局、一体化开发建设、一体化联合调度、一体化市场消纳等。“1”是国家政策支持,如国家层面出台基地开发主体确认文件、一体化开发规程规范、基地内电源电量电价机制等等。
赵增海表示,通过在一体化资源配置、开发建设、联合调度等方面的探索,可为优化能源行业体制机制提供思路,还可以利用不同电源互补特性,打造水风光一体化项目群,将不稳定的风光电转化为优质电能,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
钟登华建议,大力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加快前沿技术与雅砻江清洁能源开发的创新融合;通过精准预测、自动化控制和多目标优化,系统性解决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开发难题,实现流域资源高效利用与效益提升。
许唯临表示,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不仅是科技赋能能源转型的试验田,也是国家重大科技攻关的主阵地。他建议针对基地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继续致力于更多能源发展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