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5青海文化旅游节特刊】且寻街巷深处 邂逅市井浪漫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烟火人间,新意生长。古城西宁的街巷深处,藏着满满的故事。这里的每一份市井烟火中,都是青海递给各界的一张请柬,上面写着:来看看,这高原的人间热闹!这街巷的无边浪漫!
5月19日9时,当阳光缓缓爬上河湟风格的仿古牌楼,牌匾上“下南关”三个字格外亮眼。羊肉汤的浓香、现炸馓子的酥脆、老酸奶的醇厚……晨风交织间,唤醒整条老街的味觉记忆。
如今,这条仅有400米长的老街,已成为集美食、购物、旅游于一体的热门打卡地,也成为了展示青海风土人情的窗口。
游客在下南关街文化墙边合影留念。城东区委宣传部供图
今年52岁的马秀莲和儿子马宗雄经营的黑芝麻粽子摊位前总是有不少“回头客”。
将青绿的粽叶在掌心摊开,一压一折,随后放入糯米、红枣,用绳包裹……一分钟内,3个至4个三角粽便成型,随后再将黑芝麻及秘制蘸料分别包装好,马秀莲操作娴熟。
“小小的粽子,我们传承了四代人。街区越热闹,我们就越高兴!希望有更多游客来大美青海看看,品尝我们这里独具风味的美食。”马秀莲充满期待。
目前,下南关街已规划摊位394家,经营商品种类1000余种,累计解决210户710人就业。
2024年,下南关街凭借浓浓烟火气以及地道青海味走红网络,全年接待游客达420万人次,带动相关收入达8400万元。去年10月荣获“西宁市夜间消费集聚示范街区”称号。与此同时,在省级文化和旅游发展专项引导资金的支持下,下南关街启动了全面的提升改造项目。
对于这次“微更新”,西宁市城东区清真巷街道团结社区党委书记马燕娓娓道来:“历时半年多的改造,今年‘五一’假期街区正式开市。本次项目改造主要包括道路管网改造、灯饰亮化、电力改造、牌坊设立、文化墙建设、打卡点设置、抱树桌椅安装、门头优化等多项工程。希望通过这些适宜旅游的改造措施,进一步激发老街活力,努力使其成为城市更新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典范。”
改造后的下南关街对摊位布局进行了最大程度的优化,保留了传统工艺与现制现售经营模式,并在老市集独特文化符号和传统老街区特色的基础上,通过“微修缮”和“微更新”,展现出西宁独特的地域文化。
漫步在街道,只见虬曲的老榆树下,新增的抱树桌椅周边围坐着闲聊的老人和打卡的游客,街区两边摊位林立。虽换了整齐的招牌,但商户们也纷纷拿出各自“秘籍”,印制吸人眼球的广告语,为市民游客能够时刻感受老街巷鲜活灵动的市井气息营造氛围。
新千观光夜市一角。
夜市商铺。陆广涛 摄
“街区商业环境很干净,还设有便民驿站,在这样的市井中穿梭,既舒适又有沉浸感。”广州游客吴丽娟和同伴下火车后,直奔下南关街,将行李放在“暖东”幸福·便民服务驿站后,便开启了一次味蕾的丰富体验。
改造后的下南关街,已然成为了一方本地生活与外来消费的共享空间。在这里,烟火气超越了柴米油盐,市井生活转化为了旅游体验。
这样的焕然一新也适用于雪豹之都第一街·豹街。今年“五一”假期,豹街以全新姿态亮相,现场依旧火爆,周末巡游活动将夜间市井的烟火气息推向高潮。市民纷纷感叹:“熟悉的感觉回来了!”
城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杨君介绍,以“硬件焕新、业态焕彩、收益倍增”为核心目标,如今的豹街不再局限于一条商业街,其范围北至天峻桥、南抵勤勉巷、西达海湖路、东接宁张路,桥里集市场与吾悦广场两大核心项目的加入,促使豹街正朝着集“食、游、购、娱”于一体的城市烟火新地标迈进,从而进一步为提升区域商业活力与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雪豹之都第一街·豹街巡演燃爆现场。李延平 摄
新增楼体投影打造沉浸式光影秀、雪豹红绿灯等,让雪域精灵的元素融入点滴,打响西宁“雪豹之都”这一城市IP;以“地域特色+潮流美食”为定位,构建“四大主题板块+N种风味组合”的立体业态体系,构建多元经营场景,商户较去年同期增加25%;新增车位1500个;所有商铺向游客、市民免费提供茶水服务……条条件件显示出用心、贴心,也让日日有烟火,周周有活动、月月有精彩成为常态。
5月10日,第二届“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级联赛场外,“豹街遇上下南关”这一特色小吃体验区为观赛群众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体验。青海老字号餐饮企业、名优特餐饮企业和商户现场展示地方风味美食,为市民、游客提供多种选择,扁担酿皮、甜醅、搅团、湟源里脊等各种酸辣鲜香的青海风味背后都有着属于青藏高原的美味密码。
市井街巷里,灯火与喧嚣重新定义了时间的边界,展现城市在卸下日间秩序后的本真面貌。
大新街夜市人来人往。张慧慧 摄
踏入大新街夜市,青海方言的标语高高挂起,彩灯点缀间更显浪漫,各家商户忙得不可开交,琳琅满目的青海特色小吃香气四溢;力盟商业步行街尽显潮流,“陶瓷彩绘”“抽盲盒”“手工编织”等创意摊位展示出年轻人的创意和才华,更提供了全新的消费体验;交通巷特色文旅街区迎来开街,翻开“寻味交通巷”的手绘地图,美食坐标如星辰散落,展现出西宁市井文化的新风貌……
夜市小吃。陆广涛 摄
夜市干净明亮。陆广涛 摄
聚焦不同消费场景,西宁立足城市布局,通过基础设施升级和业态优化,提升街区商业环境,为市井经济注入可持续的活力。因时因地开发兼具“文化味”和“烟火气”的夜间文旅产品,挖掘夜间文旅消费潜力,丰富文旅市场供给,现已拥有省级示范步行街3条,省级特色步行街4条,夜间消费步行街33条,这些市井街巷正以“传统+潮流”的双重姿态,勾勒出古城西宁市井经济的生动图景。
暮色四合,无论是老牌夜市,还是新兴美食街区,璀璨灯火与喧嚣人声交织在一起,西宁的烟火气慢悠悠地升起,引领着人们追寻那份独特而鲜活的市井体验……
特色茶饮。陆广涛 摄
(来源:青海日报)
(张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