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辛宝

中医学硕士,教授,执业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注册营养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食品卫生与营养专业学科负责人/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食疗营养室主任

《临床营养网》专家顾问/签约作者

古代中医怎么吃小麦?

在古代中医中,小麦不仅作为食物,还被用作药材。根据中医的理论,小麦具有养心安神、调和脾胃的功效。以下是古代中医常用的几种使用小麦的方法:

甘麦大枣汤:这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方剂,主要成分包括甘草、小麦和大枣。这种汤剂主要用于治疗“妇人脏躁”,即现代所称的癔症或焦虑症,它可以帮助养心气、安心神,适用于心神不宁、失眠多梦等症状。

小麦粥:小麦可以煮粥食用,用于养心神、止烦渴、收敛虚汗。根据《饮食辩录》,小麦粥可以宁神、敛汗、止渴、除烦。特别强调使用浮小麦,因为其性凉,善于止一切虚汗。


(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外用疗古代中医还将小麦用于外用疗法,如生面粉外用可以治疗乳痈、烫伤等。这种方法是利用小麦的消炎和消肿作用。

麦麸和麦苗的应用:麦麸性寒,可以加醋炒热外敷,用于活血化瘀,缓解风湿痛。麦苗汁则被用于解酒毒、退黄疸等。

通过这些方法,古代中医充分利用了小麦的药用价值,将其作为调理身体的重要手段之一。

封面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本站动态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