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新德里300公里,有一块“冷到掉牙”的高原,却能决定南亚的命运。拉达克,面积相当于7个上海,地处青藏高原西缘,是中亚、南亚与中国西部交界的地缘心脏。
2019年,印度强行设立所谓“中央直辖区”,试图以行政霸权吞下这块中国自古所属的西藏故土。
这是中印边界争议最核心的区域,是中方通往南亚的最优天然通道,也是维护中国西部稳定的地缘支点。
拉达克的战略价值,不只比藏南重要,是比任何争议边地都更关键的主战场。
藏南是热搜,拉达克才是命门
2019年8月,印度莫迪政府突然宣布,将“查谟-克什米尔邦”一拆为二,设立所谓“拉达克中央直辖区”。
这个动作表面是行政调整,实际是试图用法律文件将4.5万平方公里的争议领土强行纳入印度版图。新设“直辖区”不设立立法议会,全部由新德里直接控制,意味着印度在中印边界西段的非法占领进入实质性吞并阶段。
这片土地不属于印度。早在7世纪,拉达克就已是吐蕃王朝辖地,与今西藏阿里、那曲等地文化语言一脉相承。
清朝时期,中央政府通过驻藏大臣直接管理拉达克地区,该地成为中国与中亚贸易往来的重要节点,被明确定义为中国版图一部分。1846年,英国以《阿姆利则条约》为名将其并入查谟-克什米尔土邦,但这一条约从未获得清政府承认。
英国划界遗祸至今。1947年印度独立后,继承英印殖民遗产,将拉达克纳入克什米尔行政区。中国政府自始至终从未承认该地区属于印度。
2022年外交部发言人重申,中方不承认所谓“拉达克中央直辖区”,印度的单方面司法决定无法改变中方对西段边界的主张。
但拉达克的价值远不止“被划”那么简单。它是青藏高原西缘唯一能自然联通中亚和南亚的高原门户。
其核心地形为“两山夹一谷”——喜马拉雅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之间的印度河上游谷地,地形稳定、降水适中,适合修建高原通道和边防设施。首府列城距新德里直线仅300公里,拥有对整个北印度的地缘压制能力。
当边境摩擦升温,拉达克才是真正的“制高点”。中国从未接受印度的领土安排,拉达克问题是中印边界问题最核心的部分,它牵涉的是整个西部战略格局的稳定,也决定着中亚能源与南亚通道的主控权。
印度将它法理化,中国就必须将它战略化。
新德里怕近,列城近在咫尺
2020年6月15日,加勒万河谷,中印两军在实控线发生激烈肢体冲突。印军擅自越线修建设施,引发局势骤然升级,结果20名印军死亡。这是45年来首次边境人员死亡事件,直接打破印方宣称的“稳定局面”。
加勒万河谷所在的东拉达克,正是中国新疆与西藏交通要道“阿克赛钦”的延伸。1950年代,中国修建新藏公路穿越此地,将新疆与西藏连为一体。
该段路长1170公里,穿越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被称为中国最险战略交通线。对中国而言,这不仅是补给通道,更是区域主权控制的实线体现。
加勒万冲突的背后,是印度不断推进对拉达克实控区的渗透与控制。2019年设区之后,2020年初,印军加紧东段修建哨所与临时工事,中方多次交涉无果,事态最终在实控线正面爆发。
与此同时,印度还启动基础设施升级。边境道路组织(BRO)公布,在列城方向新建“达尔查-帕达姆-尼姆”公路,全长320公里,贯通所谓“拉达克首府”与边境一线。
该线路配套建设辛库拉隧道,全长4.1公里,计划全年通车,打通印度全国向列城全天候输送能力。
这种建设看似基础,实则战略。此前印度通往拉达克仅两条路,冬季经常封路;新建公路和隧道完成后,将首次实现全天候大规模调兵运兵,从根本上改变实控线一带的军事部署与补给节奏。
加勒万冲突之后,中方迅速加强部署。中央多次强调“边境必须绝对控制”,在东部防线加设多个高原哨所,强化通信与后勤系统。中国的立场不变:任何越线行为都将以行动回应,拉达克不是印度的“试验场”,更不是其“内政区”。
新德里怕的不只是冲突,是战略距离变成现实压力。而中国的步步推进,是把本该属于中国的空间,还原为可控秩序。
走的是边防,瞄的是中亚南亚
拉达克的地理价值,全看地图就知道。它是从中国阿里通往南亚唯一可以支撑重装通行的高原谷地,也是连接西藏与中亚的“战略隘口”。古丝绸之路曾在此设关设驿,今天则变成了中印博弈最敏感的一线。
自2021年起,印度在诺玛、斗拉特别奥里地带修建两个坦克维修站。这两个设施位于海拔4400米以上,是全世界最高的坦克修理点,距中国边境最近处仅25公里。印军高官声称,这样可“极大提升装甲战车出勤率与边境作战效能”。
坦克修得越高,印度越低估和平的代价。中印二十一轮军长级会谈仍在进行,印方表态“愿协商解决”,但另一边却拼命加固装甲体系,强化后勤点位,清华研究员钱峰指出,这是典型的两面做法——谈归谈,抢归抢。
拉达克方向,中国不仅要保通道,更要稳新疆西藏一体。阿克赛钦为新疆与西藏唯一可靠高原公路通道,其安全关系整个西部防御圈的闭合性。
拉达克正好是该闭合线的外沿,对中国而言,是前沿警戒线;对印度来说,是抢夺战略控制权的最后机会。
从高原到平原的每一公里,都是博弈。2022年,印度进一步推动“印中边境公路计划第三阶段”,试图在曼萨罗瓦雅特拉一线修通北阿坎德—利普勒克山口段,意图向中国圣地区域靠拢,释放新的挑衅信号。
中国的对策是:推进高原体系建设,在拉达克实控线方向精确铺设监控点位、雷达站、无人侦察系统,逐步形成高原区域的全天候数据链与回馈机制。
边界不是喊话区,是执行区。谁想借基础设施做吞并,就必须承担高原对等的对抗。
拉达克,是路线更是靶心,走的是边防,瞄的是中亚南亚的通道逻辑与安全算术。这一仗,不能让。
参考资料:
拉达克:面积相当于7个上海,印度曾非法成立“辖区”,我国作何回应?.腾讯新闻.2025-02-06.
研究 | 张晓虹等:拉达克作为中国西藏故土,经历了哪些历史地理演变?.观风闻.2024-09-18.
周伟洲:一文详解我国西藏与拉达克的历史关系及划界问题.南亚研究通讯.2025-02-01.
印度加紧边境基建,欲全天候联通所谓“拉达克地区”首府.澎湃新闻.2024-09-05.
印度在中印边境建坦克维修设施,专家:展示印方说一套做一套的两面性.环球网.2024-05-18.
孟庆龙:英国图谋西藏“自治”与中印边界问题的缘起.中国世界史研究网.2016-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