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刘杰 通讯员 焦梅)为积极响应第十九届“西安读书月”号召,营造校园书香氛围,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西安市浐灞第二十一小学围绕“书香伴我成长,阅读点亮童年”主题,开展“五个一”系列活动,以“读一本好书、讲一个故事、写一篇感悟、办一期板报、做一次分享”为核心,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汲取知识、传承文化。
据悉,第十九届“西安读书月”期间共开展阅读活动12场,参与人数 一千人次。
好的做法
本次“五个一”活动面向全校学生,从4月持续至5月,涵盖多个场景,通过班级、年级、校级三级联动,组织开展主题班会、阅读分享会、故事演讲比赛、手抄报展览等多样化活动以及家校联动——"亲子共读"活动带动家庭阅读,根据不同学段特点设计活动内容,举办读书节集中展示活动成果,设立"阅读小明星""书香班级"等荣誉称号丰富多彩的活动,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
活动开展情况
活动一:精读一本经典书籍
主题:精读一本经典书籍:让书香浸润心灵
参与人数:1002人
学校为各年级推荐经典书目,如低年级《猜猜我有多爱你》、中年级《夏洛的网》、高年级《草房子》,每天保证30分钟晨读时间,每周一节阅读课,并开放班级图书角资源,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同时,开展“每日阅读打卡”活动,学生通过记录阅读笔记、摘抄金句,养成坚持阅读的习惯。人均阅读量达2本,较上月增长50%。
活动二:制作一份精美荐书海报
主题:书香绘卷展风采,墨韵留香润心田
参与人数:500人
各班围绕本次读书节主题,精心设计班级黑板报。板报内容涵盖西安经典书籍推荐、读书名言警句、学生阅读心得等,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阅读成果,同学们也挑选一本自己喜爱的书籍,为其制作精美荐书海报,这些板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阅读兴趣。
活动三:举办一场阅读心得分享会
主题:书香流动,通信阅读
参与人数:300人
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好书推荐会”,学生通过制作PPT、绘制手抄报、现场表演等形式,向同学推荐自己喜爱的书籍。分享会上,每个人都有机会上台分享自己近期读过的一本好书,讲述书籍给自己带来的启发和改变。不仅激发了学生对阅读创作的兴趣,也促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阅读交流与思想碰撞。
活动四:创作一篇与阅读相关的作品
主题:妙笔生花展风采,笔墨书香满校园
参与人数:300人
开展“我与好书共成长”征文活动,引导学生结合阅读内容撰写读后感。学生们从书中人物的精神品质、历史故事的启示等角度出发,用文字表达内心感悟。活动共收到征文300余篇,评选出各类奖项100篇。部分优秀作品在校园公众号上发表,不仅展示了学生的写作成果,更激励了更多同学积极参与阅读与创作。
活动五:参与一次沉浸式阅读体验活动
主题:开启沉浸阅读,书香满溢校园
参与人数:300人
通过举办的沉浸式“诗词大会”,精心设置互动环节,重现诗词中的场景,扮演成诗人或诗词中的角色,深入理解诗词背后的故事和情感。让孩子们身临其境,仿佛穿越到诗词中的世界。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传达诗词的情感。通过这些沉浸式体验方式,能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感受诗人的情感和智慧,激发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热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活动成效
1. 阅读习惯养成:通过“五个一”活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显著提高,80%以上的学生养成了每日阅读的习惯,校园内形成“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风气。
2. 文化素养提升:学生在阅读与实践中,提升了语言表达、写作能力和思维素养。
3. 家校协同育人:活动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许多家长参与亲子阅读、协助学生准备演讲和征文,促进了家校合作,形成了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一) 存在问题:
1.部分活动形式较为传统,创新性不足;少数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存在应付现象。
2. 低年级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有待提高。
3. 部分活动时间安排较紧凑。
4. 阅读指导的专业性需要加强。
5. 家校共读的持续性不足。
(二)改进措施:
1. 加强阅读方法指导,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2. 优化活动时间安排,确保活动质量。
3. 组织教师阅读教学培训。
4. 建立长效家校共读机制。
下一步计划
1. 延续"五个一"活动模式,形成常态化机制。
2. 建设班级图书角,完善图书漂流制度。
3. 筹备"六一"读书成果展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