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中美之间的博弈,虽然以会谈而暂告一段落,但是美国依旧在暗中使绊子。
无论是特朗普出访中东,还是印巴交火。
其实都是美国在背后阻挠中国发展所使用的小伎俩。
尤其是看到印度在印巴交火中一败涂地之后,美国又有了新的打算。
那就是在印太地区设立所谓“第四岛链”。
但是中国毫不客气,直接打出了组合拳,除了减持美债之外,还再度展示了我国的九天无人机,将于6月底完成首飞。
同时中国还邀请墨西哥高层访华。
代表着美国后院即将起火。
这对于美国而言,意味着美国想要遏制中国,面临不小的难度。
咱们先来说一下美国所谓的“第四岛链”。
近日,美国向印度洋迪戈加西亚岛基地调派数架B-52战略轰炸机,引起外界高度关注。
毕竟,美国一直加强对华围堵战略,还整合盟友资源和军事基地。
在亚太地区打造了三条“岛链”,计划从太平洋方向上对中国进行军事包围。
伴随着特朗普再度上台之后,加速调整“印太战略”,让美国的“第四岛链”也浮出水面。
【美国要在印太,打造第四岛链】
很多人对于“岛链”的历史由来并不清楚,只知道美国在我国周边设立了三条“岛链”。
要知道,美国属于远离欧亚大陆,两面临海,是典型的“海权国家”。
二战以来,美国凭借强大的海军和空军实力,在全球打造军事支点,对多个对手展开多域立体的战略围堵。
其实“岛链”是冷战时期的产物。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率先提出“东方弧线”这一地缘战略构想,目的就是围堵、封锁、制裁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1950年,时任美国国务卿的艾奇逊明确划定了防御范围,宣称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防御圈,是从阿留申群岛经日本、琉球到菲律宾。
第二年,艾奇逊的继任者杜勒斯明确提出,美国在太平洋的防务范围,应该是日本—琉球群岛—台湾地区—菲律宾—澳大利亚这条“岛链”。
杜勒斯认为,太平洋海域是冷战时期,东西方对峙的重要战线。
为了封锁苏联核潜艇以及相应的海上力量,阻止苏联对美国本土构成威胁,美国应该通过串联西太平洋的岛屿和军事基地,梯次构建海上“军事封锁线”。
通过地理空间封锁实现政治军事压制,扼杀新生的社会主义力量。
这也是“岛链”首次明确提出用于军事和政治围堵。
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冷战正式宣告结束。
然而美国决策层与军事战略界的零和博弈、冷战思维却没有消失。
冷战之后,全球多极化加速演进,中国作为一支重要的地缘力量,逐步发展壮大,美国战略界预判中国将会成为下一个主要竞争对手。
听听,这就是美国人要围堵中国的原因,预判会成为对手。
这不就相当于,两个人相向而行,甲预判乙会打自己耳光,于是提前出手打了乙一拳,是同样的道理。
于是美国就将“岛链”这一冷战遗产继承下来,开始在亚太地区针对中国展开战略围堵。
基于既有布局,美国在太平洋上重点打造了三条“岛链”。
第一岛链位于花彩列岛,北起日本群岛、琉球群岛,中接台湾岛,南至菲律宾群岛、大巽群岛的链形岛屿带,地理跨度覆盖从千岛群岛至马六甲海峡的关键水域。
形成对中国东部沿海的第一道封锁。
第二岛链分布于日本列岛,北起小笠原诸岛、马里亚纳群岛,中接哈马黑拉岛,南至印尼的马鲁古群岛。
【美军的岛链计划,早已过时】
以关岛海军基地为核心,以澳大利亚达尔文港、新西兰帕平岛等为依托,是第一岛链的“备份防线”。
第三岛链则是以夏威夷群岛为核心,北起阿留申群岛,南至大洋洲群岛。
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印太司令部等重要指挥机构,均驻扎在这条岛链上。
不难看出,第一岛链就是用于封锁中国的最前沿。
也是战略对抗最激烈、最有可能爆发冲突的区域。
第二岛链则承担军事系统、物资支撑的关键作用,相当于第一岛链的补给站。
第三岛链是美国本土的防御前沿阵地,是对华海上围堵最后的防线。
这条岛链之后,就是美国本土了。
但是伴随着中国实力不断提升,尤其是此次印巴交火之后,让全球看到了中国武器装备的强大实力。
再加上中国海军实力不断提升,航母整体实力也在大幅度飙升。
甚至已经出现常规动力航母搭载电磁弹射这种“逆天的存在”。
这让美国人感到深深的不安。
五角大楼对此表示,三重岛链已经无法限制中国“海上扩张”的步伐,原有岛链战略已经无法满足美国的战略需要。
在2024年,美国空军大学发布了一篇名为《美国印太司令的地面力量、国土防御和前沿防御》的文章。
其中探讨了在印度洋上,构建“第四岛链”围堵中国的可行性,引起了全网的热议。
按照美国的设想,“第四岛链”北起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口,经印度、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延伸到美国的迪戈加西亚基地,然后抵达南极洲。
这条岛链的线路选择不是偶然。
而是美国基于地缘政治“咽喉点理论”的精心设计,目的就是为了将印度洋从“公共海域”转变为“制度联盟内海”,对中国形成“多点钳制”。
比如说,北锚点就是瓜达尔港。
值得关注的就是,在2016年,巴基斯坦中资瓜达尔港正式开埠启用。
这座港口地处中巴经济走廊的陆海交汇处,仅靠波斯湾“能源阀门”,是我国在印度洋西岸的关键战略支点。
是突破马六甲海峡运输“瓶颈”,保障能源安全的命门所在。
美国将瓜达尔港纳入“第四岛链”,目的就是强化对新兴战略水道的控制力度,联合印太盟友国家进一步阻挠中巴经济走廊陆海联通通道。
遏制中国借瓜达尔港南下的通道,削弱中国“一带一路”项目辐射影响力。
中继站就是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港。
【汉班托塔港,也被美国盯上了】
2017年,汉班托塔港的资产和经营权正式移交中方。
该港口位于斯里兰卡南部,紧邻全球最繁忙的亚欧国际航运主航道。
全球50%的集装箱货运、三分之一散货海运、三分之二的石油运输均途经汉班托塔港,也是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
作为中国和斯里兰卡的核心项目,汉班托塔港已经突破单一的传统航运功能,凭借独特的军事与地缘战略价值,逐渐成为中国保障能源安全、拓展区域合作、提升国际规则话语权的综合载体。
正是基于这一点,美国才将汉班托塔港纳入“第四岛链”之中。
目的是进一步加强“跨洋封锁”框架,通过“债务陷阱”污名化和替代性投资,削弱中国的影响力。
联合印太盟友构建联动封锁网络,削弱中国对亚欧主要航道的控制能力。
美国提出的“第四岛链”核心枢纽,就是迪戈加西亚基地。
迪戈加西亚基地位于印度洋中部查戈斯群岛南端。
虽然面积只有44平方公里,但是属于美国在印度洋的核心军事堡垒。
迪戈加西亚还能覆盖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南非好望角等多条重要国际航道的交汇点。
是美国唯一的一个无需加油便可以覆盖东西半球的海外基地。
控制范围覆盖中东、南亚、东南亚以及亚洲。
美军在这座基地常年部署B-52轰炸机群、俄亥俄级核潜艇等,最先进的武器装备。
具有强大的后勤保障和战略投送能力,被美国称之为“永不沉没的航母”。
不难看出,美国要利用迪戈加西亚基地的位置,打造该区域内美军跨洋军事联动与封锁能力。
切断中国通往印度洋的战略航道。
围堵中国西南侧瓜达尔、汉班托塔港这两个重要的出海口。
之所以第四岛链的终点在南极洲。
就是因为这属于美国的战略伏笔。
一直以来,美国不断渲染所谓“南极军事化”的重要性,借助科考的名义,在南极建立实质性的军事设施。
比如说在南极洲打造麦克默多军事基地,就是第四岛链最南端的存在。
这座基地可以容纳1000名美军常年驻守,部署着卫星监测站与通信系统。
能与南美战区保持军事联动。
这样一来,美国将南极纳入第四岛链,以确保对印度洋—太平洋—南极三角区域的全域控制,完成“遏华封锁弧线”最终闭环。
只不过,美国想要打造第四岛链没有那么容易。
一方面是岛链战略是冷战时期的“应激性围堵”策略。
现代战争与二战期间的岛链封锁完全不同,这就相当于用渔网拦截5G信号是同样的道理。
岛链已经成为过去式。
第二个方面就是,美国在印度洋军事资源有限。
印度洋区域内国家众多,地缘政治关系极为复杂。
美国在该地区缺乏类似于西太平洋的盟友体系和军事基地网络。
再加上印度洋远离美国本土,美军在该地区的军事行动,面临后勤补给线跨度过长且脆弱的风险。
【美军是在印太,毫无优势可言】
虽然有迪戈加西亚基地作为核心,但是与太平洋大面积军事支点相比,略显单薄。
同时美国想要复制太平洋地区的控制能力,需要投入大量资源。
从燃油供应到零部件更换,每一项后勤保障项目都面临不小的挑战。
这就会限制美军在该地区进行长期、高强度军事行动的能力。
再加上目前瓜达尔港和汉班托塔港均由中国参与建设或运营,背后涉及到多国利益,美国无法对港口实现百分百控制。
因此,所谓第四岛链不过是美国人的幻想罢了。
更别提眼看美国提出第四岛链之后,我国也迅速展开反制。
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手段。
第一,中国减持189亿美元美债。
跌至全球第三大美债持有国。
这个消息是美国财政部主动公布的,我国没有任何表示,闷声减持美债。
而美国之所以选择曝光,一是警告中国,别大量减持美债,美国可是看着呢。
二是威慑日本,不要趁机搞小动作。
此前日本暗中抛售美债,导致美债收益率不断飙升。
这可是把美国吓得不轻。
三是提醒特朗普,不能任由中国减持美债,必须拿出方案稳住中国。
不要把中美关系闹得太僵。
我国之所以会选择在这个时候抛售美债。
首先就是制造筹码。
特朗普当初手中无牌,强势选择发起关税战,讹诈全球国家。
我国此举也算“抄作业”,减持美债并不意味着要将美债全部抛售,而是通过减持美债换取足够的筹码。
这样一来,中美谈判的时候,美国想让我们购买美债,必须拿出足够的筹码进行交换。
否则中国不会回购美债。
其次就美债如今的风险越来越大。
美债总规模即将突破37万亿美元,马斯克的裁员计划也破产了。
特朗普还抛出所谓万亿美元的军费预算。
如此大手大脚之下,美国财政早已扛不住了。
在2024年,美国财政赤字就已经突破1.8万亿美元了。
按照目前的节奏来看,美国财政缺口或要突破2万亿美元。
想要填补这么大的一个缺口,必然需要发行美债。
可是发行美债没有问题,关键是如何支付利息?
如果美国无法支付利息,债主纷纷抛售美债,美债将会成为“垃圾债务”,一旦美债地位暴跌,美国就借不到钱了。
美国借不到钱,金融系统就会出问题。
不仅无法支付美军军费开支,连美国人的工资都发不了。
再加上美债是美元的锚,这个锚崩了,美元资本就失去了定价权。
全球资本都会逃离美国。
这样一来,全球就会大量增持黄金。
同时也可以认为,这是对美国的一次警告。
美国不是要建设“第四岛链”吗?
那么好,我们抛售美债,引起全球效应,没有钱可用的美国,拿什么构建“第四岛链”?
第二,公布九天无人机首飞消息。
要知道,九天重型察打一体无人机,即将在6月底完成首飞。
这是一款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设计,西安驰达公司承制的“空中巨兽”。
从2024年珠海航展亮相以来,被坊间称之为“颠覆未来战场”的划时代装备。
据悉,九天翼展达到25米,超过美军MQ-9无人机的20米。
最大起飞重量为16吨,相当于是三架歼-10CE空重。
最大载重6吨,可携带12枚鹰击-12反舰导弹,或200架微型无人机,火力密度是攻击-11的三倍。
【九天在六月底首飞,美国坐不住了】
最大航程为7000公里,可以在空中持续飞行两个小时。
这一能力基本上和运输机相差无几。
从海南岛起飞可覆盖关岛。
如果搭载氢燃料涡扇发动机,航程有望突破8000公里。
实现36小时西太全域巡航。
远超美军MQ-9的1850公里。
还能压制F-35C的1100公里作战半径。
堪称是真正的“空中航母”。
同时,九天还拥有八个挂架,其中有四个属于长挂架。
八个外挂点可以挂载1000公斤的制导炸弹,也可以挂载空空导弹、空地导弹、反舰导弹和巡飞弹。
在君明看来,九天不仅可以充当无人机,执行空中任务。
甚至还能执行轰炸机、对地、对海打击任务。
而且九天还拥有开放式架构,配备可快速更换的任务舱。
通过换装不同的模块化任务载荷,可以在两小时内快速切换任务类型。
也可以理解为是无人机界的“安卓系统”,硬件接口支持即插即用,可以挂载电子吊舱、气象雷达甚至是货运集装箱,军用和民用随时切换。
同时软件支持生态开源,允许第三方开发任务模块。
比如说用AI算法自主识别航母甲板型号,或为灾区空投制定救援方案。
当然,九天最大的亮点就是机腹下方的“异构蜂巢舱”,首创六边形蜂窝结构弹舱,单舱兼容导弹、无人机、侦察球、通信中继等12类装备。
单次可以释放上百架巡飞弹或微型无人机。
说到这,就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十架九天组成空中编队,携带480架蜂群无人机,72小时内就可以瘫痪岛内所有防空节点。
在南海巡逻中,单机80小时滞空配合卫星,单月监控成本比P-8A反潜机降低90%。
如果投入实战,那就是反舰作战航母杀手2.0。
先用数百架微型无人机诱骗“宙斯盾”雷达,为歼-20打开突防通道,配合鹰击-18,以3马赫的末端突防速度,单发就可以重创万吨舰艇。
12枚齐射可饱和攻击航母战斗群,真正实现“饱和打击”。
一旦在6月底完成首飞之后,想必会有更多国家排队求购。
当九天阴影真正笼罩在西太之际,我们会想起2024年,那年的中国无人机,挣脱“追赶者”的命运枷锁,开始制定属于我们自己的规则。
第三,中国和墨西哥加强合作之后,或让美国后院起火。
日前,墨西哥宣布,该国众议院议长古铁雷斯即将率队访华。
这一消息虽然简短,却在美国掀起惊涛骇浪。
毕竟,北美火药桶即将变为共赢的热土,美国当然会坐不住。
一直以来,墨西哥坊间有句谚语,叫做“离上帝太远,离美国太近”。
这可不是简单的美墨地理位置概括,而是墨西哥长期被美国霸凌现状。
在历史上,美墨之间恩怨颇深,从领土争端到移民问题,两国摩擦不断。
墨西哥曾经还被美国占领大片领土。
19世纪中期,美墨爆发战争,起因就是美国吞并墨西哥北部的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亚等州而发动的战争。
当时,墨西哥独立不久,政局不稳定,对北部边疆缺乏控制力。
美国则在背后支持移民扩张,美国海军也试图入侵太平洋沿岸的墨西哥城市。
1846年,双方爆发战争,整整持续两年的时间。
最终墨西哥战败,被迫签署《瓜达卢佩—伊达尔戈条约》。
美国通过这场战争获得了广阔的土地、丰富的资源和优良港口。
一跃成为世界级强国。
而墨西哥则因为损失大量土地和人口,遭到了重创。
从特朗普上台以来,不断通过关税政策,向墨西哥施加压力。
甚至还要占领墨西哥湾。
特朗普之所以会这么做,就是因为美墨贸易中,墨西哥极度依赖美国市场。
如果美国加征关税,墨西哥的汽车、电子、农业等输美重点领域将会遭到重创。
这也是特朗普敢于叫嚣占领墨西哥湾的原因所在。
美国自认为拿捏了墨西哥,结果美国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发生了。
近年来,中国和墨西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
在经济合作上,我国已经是墨西哥重要贸易伙伴。
中墨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
【中墨合作加深,美国后院起火?】
从电子设备到农产品,双方的合作不断加深。
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丰富了墨西哥民众的生活,墨西哥的特色产品也在中国市场崭露头角。
同时,中国企业在墨西哥当地的投资,也为墨西哥人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此次墨西哥众议院议长率队访华,将会为中墨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双方可能会在贸易平衡、基础设施建设、人文交流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
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
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下,中墨加强合作,有助于双方共同应对挑战。
实现互利共赢。
这对于美国而言,自然不是一件好事。
因此,美国人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所谓“第四岛链”构建还面临诸多困难之际。
中国已经打出组合拳,而且拳拳到肉,甚至还让美国后花园面临起火的可能性。
如果中墨合作不断加深,必然会和中国联手反制美国。
再加上中国减持美债以及展示九天无人机。
此前在南亚崭露头角的中国武器装备,已经让这个世界清楚的认识到,如今的美国,已经无法全面围堵中国。
甚至可以说,如今是真正的东风压倒了西风。
中国有太多太多的反制手段,可以让美国妥协和投降。
所以,中美博弈虽然没有结束,但是在我们不断掌握主动权之后。
美国一切的阴谋注定会被粉碎。
这不就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这不是简单的力量更迭,而是文明范式的升维竞争。
当美国还沉迷于“制裁瘾”之际,中国正在用持续改革开放、科技自主创新、全球合作共赢构建新秩序。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战略定力才是终极武器。
而时间,永远站在历史正确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