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农相称“从不买米”?米价涨到300元/10斤,网友:你家米是哪儿来的?

农业大臣一句‘我从不买米’,直接把自己送上热搜第一——家里的米多到能开店,而老百姓正在为6000日元一袋的大米发愁!”5月19日,日本农林水产大臣江藤拓的“凡尔赛发言”,让全网见识了什么叫“何不食肉糜2.0”。



一、管农业的大臣开“玩笑”撞上民生疾苦

江藤拓的“米多到能卖”言论,恰逢日本米价创下历史新高:5公斤装大米均价4217日元(约218元),大阪、冲绳部分超市甚至卖到6000日元(约311元),是去年同期的两倍。更扎心的是,日本政府已连续投放31万吨储备米,米价却连涨15周——网友辣评:“大臣家的米是‘储备米’,老百姓的米是‘天价米’?”



二、魔幻操作:从“从不买米”到“上周刚买”的改口秀

面对舆论狂潮,江藤拓紧急改口:“我说‘多到能卖’是夸张,其实上周刚买过米!”但网友翻出旧账:2024年“令和米荒”时,他曾称“储备米投放效果需要时间”,如今自己却成了“被送米的特权阶层”。共同社民调显示,87%民众认为内阁应对米价不力,石破茂内阁支持率已跌至27.4%——这波“自黑式发言”,堪称“猪队友救场”的典范。



三、深层矛盾:日本粮食政策的“悖论”

1. 储备米的“薛定谔困境”:政府投放大米,商家却因预期降价选择囤货,导致流通量反而减少(农林水产省数据);

2. 进口依赖与国产保护的撕裂:一面限制大米进口保本土农民,一面因极端天气(2024年高温致减产)引发供应危机;

3. 官僚脱离群众的“传统艺能”:前有财务大臣忘报别墅,今有农相称“收米收到手软”,民众痛批:“你们的‘民情调研’是在自家粮仓做的吗?”



四、网友玩梗:从“米价刺客”到“大臣的米缸”

推特上#江藤拓的米缸#话题爆火,段子手集体出征:

“建议大臣开直播卖米,广告词我都想好了:‘皇家特供,买一送一(送道歉声明)!’”

“日本版《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米,全靠别人补。”

最扎心的是主妇吐槽:“昨天给孩子做便当当,发现连米饭都要省着吃——大臣家的米,大概是用恒河水煮的吧?”



五、破局之难:当“米价政治”撞上选举周期

尽管江藤拓坚称“不会辞职”,但日本民众的怒火已烧到执政党。自民党内部透露,石破茂已对其“严重警告”,但大选在即(2026年),换将可能加剧内阁动荡。更致命的是,日本粮食自给率仅38%(农林水产省2024年数据),极端天气频发下,“米价保卫战”注定是场硬仗——除非大臣们真的能“靠收礼喂饱全国”。



结语

江藤拓的“米缸凡尔赛”,撕开了日本民生困境的遮羞布:当主管大臣的“口误”变成民众的“心梗”,当储备米的投放敌不过特权的馈赠,所谓“解决米荒”,或许只是一场官僚的表演秀。至于网友的灵魂拷问——“大臣家的米,有没有交税?”——答案,可能比米价更让人寒心。

(文中数据均来自日本农林水产省2025年公告,民调参考共同社5月19日调查,网友评论综合自推特、日推热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