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一句话,伊朗翻脸,谈判又黄了。刚说“差不多快谈妥了”,转眼就又闹崩。
美伊这场核协议拉锯战,真的不只是表面上那几句外交措辞的问题。 事情很简单。
伊朗前高官出来放话,说不搞高纯度的浓缩铀,想换美国那边松口。特朗普立马转发,还说“快谈成了”,一副准备收割外交成果的样子。
但等他一回到白宫,立马变脸,又开始喊话威胁伊朗。结果伊朗总统也不惯着,直接在公开场合硬怼,说自己国家该有的权利,一寸都不能让。
看上去是“嘴炮交锋”,其实背后水深着呢。
关键点在这句“放弃高纯度”,听着像退让,其实藏着刀锋。
因为美国人要的是伊朗彻底放弃浓缩铀的能力,哪怕只是低纯度也不行。说到底,美方是根本不信伊朗,说你只要还能自己浓缩,就有可能哪天翻脸搞核武。
但伊朗也不是傻的。
他们看得清,美国的承诺不靠谱。2015年协议签了,伊朗暂停高纯度项目,结果特朗普一上台说撕就撕,马上重启制裁。
那次教训太深了。
伊朗意识到,如果把技术全停了、设备拆了,到时候美国翻脸,他们连反击的底牌都没有。所以这次,宁可继续扛压力,也不能放手。
而且伊朗的顾虑不只是核问题本身。他们现在在中东的地盘也不稳。
过去靠着叙利亚、黎巴嫩、加沙那几股势力跟美以博弈。
可现在呢?叙利亚局势变化、真主党被打压、哈马斯高层被点名清除,一下子靠山塌了好几座。
这个时候,如果再交出核能力的牌,就等于什么都没有了。 所以你别看他们一边喊和平利用,一边其实就是要留条后路。
留着技术,不一定用,但必须能有,用来吓人也好,稳政权也好,反正不能丢。
还有一层他们很在意的,是能源的主动权。七十年代法国断过他们的核燃料,导致核电站直接瘫了二十年。
这事儿记到现在。所以他们就认准了一条,关键技术不能靠别人,得自己掌握。
否则迟早又会被“卡脖子”。 而且有个现实问题:就算协议签了,美国真放松制裁了,伊朗要想真的把经济搞起来,至少也要一年起步。
但如果这时候他们已经把浓缩技术全清了,结果过个一年半载,美国又一换总统、政策一翻转,那他们可就真是两头空。
到时候想重新起炉灶,难度比现在大多了。 说到底,浓缩铀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它是伊朗的安全、外交、战略全盘博弈中的核心筹码。
这张牌如果交出去了,他们未来在任何谈判桌上都没了话语权。
美国也不容易。
他们不是没看清楚伊朗的想法,而是根本不信伊朗说的“和平利用”。而且从政治角度讲,不管是哪个党上台,哪怕是一开始想缓和关系,最后也都得向选民和盟友交代,不可能真放手让伊朗保留哪怕一丁点核能力。
更麻烦的是,就算真签了协议,真放松了核相关的制裁,伊朗的经济也未必真能活起来。
他们现在的财政已经被搞得七零八落。
石油卖不出去,钱进不来,金融通道还断着。就算核问题解决了,他们因为支持真主党、胡塞武装这些“敏感对象”,早就在国际金融黑名单上挂着呢。
光靠一纸协议,是洗不白的。
最麻烦的是内部。伊朗的经济结构本来就有病。
钱都涌进房地产和外汇市场,实体经济没钱玩,物价又死撑着不上不下,一直在那儿内耗。你就算短期有外资进来,也救不动。
最高领袖那句话其实点明了问题根子:“问题不在外面,在里面。
” 所以这次谈判看似突然崩了,其实就是迟早的事。美国不可能接受伊朗保留技术,伊朗也不会交出底牌。
谁都不让,怎么谈?
接下来的路估计也不会轻松。
美伊关系又要开始新一轮拉锯。制裁继续,反制也不会少,地区代理战争搞不好还会升温,尤其是在中东局势本就紧绷的当下。
核能力、经济制裁、地区代理人,这几个点只要有一个没谈拢,整个博弈就永远谈不成。 而真正的和平,可能谁都知道,就是一句空话而已。
就算坐下来谈,也是表面笑嘻嘻,背后刀磨得更快。
这事你怎么看?
你觉得伊朗真的是“没得选”吗?还是说他们其实早就打定主意,不管谁上台、怎么谈,反正底牌不出?
欢迎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