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图画书“四时吉祥”系列出齐啦!该系列包含四册图书:《四时吉祥·春节》《四时吉祥·清明》《四时吉祥·端午》《四时吉祥·中秋》。


中国传统节日图画书“四时吉祥”系列(全4册)

吴敬/著·绘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魔法象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限量签名本)

端午将至,小象来给大家推荐荣获2024俄罗斯“图书印象”国际插画与图书设计大赛原创图画书奖的《四时吉祥·端午》

书中以传统朱仙镇年画色彩全景式呈现了传统端午节俗多姿多彩的图景:避五毒、沐兰汤、划龙舟等,还细致展现了游龙、抢鸭子、龙舟漂移和巨龙巡游等独具地方特色的端午节俗,还原祭祀文化、中草药文化、卫生防疫文化在端午节俗形成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展现端午节这一复合型文化节日丰富的文化意涵,更好地让小读者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四时吉祥·端午》

吴敬/著·绘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魔法象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限量签名本)

现在,让我们跟随作者吴敬一起细细品读《四时吉祥·端午》,看当代中国人如何过端午节?

时 间 之 书

“天有四时,春秋冬夏。”——《四时吉祥·端午》来了!2025年5月31日,乙巳蛇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中国传统节日图画书“四时吉祥”系列是一套关于时间的书,所以,本书设计了端午节这一天的黄历,作为扉页和全书的开篇。

“黄历”是中国传统的日历,不同于西方现代的日历,黄历上除了有农历日期,我们的老祖宗还赋予每一天独有的意义、使命,预知吉凶,用来指导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旧时人们常说“出门要看黄历”,婚丧嫁娶、修房架桥等大事更要查黄历;端午这天当然也有大事,应该挂艾、吃粽子、赛龙舟……黄历看起来天马行空,实际上蕴含着古人生活的智慧和趣味。


《四时吉祥·端午》能带给读者什么?

每本书有它的使命,《四时吉祥·端午》能带给读者什么?它藏在一个个仪式、一件件玩意儿中的情感寄托文化基因,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变迁、遗失。


那些能一代代传承的习俗,是因为它活在我们的生活中。我挑选发生在自己身边,以及国内有代表性的端午习俗和活动,组成了十二幅图画:飞龙在天、避五毒、挂艾、做香包、包粽子、画额、祭龙、游龙、赛龙舟、抢鸭子、斗百草、巨龙巡游。


五毒枕

中国很大,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有各种有趣的习俗,这本书并不能包含全部的端午节地方习俗,也期待读者朋友们,看了这本《四时吉祥·端午》,能把你们身边或者记忆中的端午讲一讲,让大家了解你的家乡,分享彼此对端午节的体验。

“四时吉祥”系列有什么不一样?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限量签名本)

同样是表现四大节日的传统文化绘本,中国传统节日图画书“四时吉祥”系列这套书,有什么不一样?

我想,它不是一套民俗指南,它不是要告诉你,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该怎么过,它是一个寻宝游戏,我们都参与其中,它就像生活本身——在平凡的日常里,总会给你埋下一个个彩蛋,等着你不断发现,它是一场生活的探索之旅。


《四时吉祥·端午》


端午里出现的人物仍然是中国传统节日图画书“四时吉祥”系列中的一家人:小姑娘一家,有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外婆的宠物小恐龙,十二生肖以及它们的宠物小鳄鱼,它们的朋友熊猫、长颈鹿、大象。


随着季节变化,来到了夏天,人物的服装与冬天和秋天又有所不同。


《四时吉祥·春节》


《四时吉祥·中秋》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xu(狗)、亥(猪),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

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最早记载与现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

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反映在婚姻、人生、年运等,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传说。现代,更多人把生肖当作自己人格的代表,和年节的吉祥物。


读 图

《四时吉祥·端午》,仍然延续了该系列鲜明的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四色风格。“探索”的理念贯穿整套书。下面我们用“读图”的方式,一起探索《四时吉祥·端午》。

DRAGON BOAT FESTIVAL

01、飞龙在天


飞龙在天

大家知道端午节的由吗?它一开始真的是为了纪念屈原大夫吗?其实,端午节起源于更早的上古时代。学者认为,它与“龙”有关,这个龙,是天上的星星、苍龙七宿。古人观察到,每年夏至前后、五月初五,苍龙七宿会升起在夜空的正南中央,这也是夏天的过半的时节。

画面是端午节的清晨,夏至节气,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五月榴花妖艳烘”,榴花与蜀葵,都是端午节的时令花卉;人们在练习龙舟、采莲、采艾草、割菖蒲……书中的角色陆续登场。

DRAGON BOAT FESTIVAL

02、避五毒


避五毒

从一开始,端午节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驱邪避瘟”,它与传统中医药的发展历史相关。

在民间发展出了很多相似寓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钟馗像、天师骑虎的镇五毒图,五毒纹、五毒肚兜、五毒孩儿枕、五毒虎帽,射五毒的儿童游戏,五毒饼,等等,我们来自不同地方的小朋友们,你们都见过哪些?

在这幅场景中,爷爷购买了艾草菖蒲,外婆买了天师骑虎图,小老虎买了五毒肚兜……找找,还有哪些好玩的民俗玩具和小玩意?

DRAGON BOAT FESTIVAL

03、挂艾、沐兰汤


挂艾、沐兰汤

三个仪式:

布置:爷爷和婆婆挂天师骑虎图,插端午节的花卉、五瑞之一的蜀葵。

哥哥在挂艾

沐兰汤(爸爸妈妈用集市购买的菖蒲艾草煮水,给孩子们洗澡);兰,这里指高洁芬芳的香草,而非兰花,见屈原的《离骚》句“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又如《本草纲目》的“兰可佩,可浴,可纫”也是指佩兰而非兰花。因此沐兰汤的意思就是香草煮水沐浴。

DRAGON BOAT FESTIVAL

04、做香包


做香包

★习俗:香包、五色丝、蛋袋、竖蛋。

各地的香包样式丰富,我这里选取的是比较常见的五色丝缠粽子香包、四川地区特色的猴子抱南瓜香包的做法,这些都是我小时候,奶奶带着我做过的。

另外,端午节也有竖蛋的小游戏,文字中虽没有提及,图中弟弟正在做这个游戏,两个小孩都佩戴了五色丝,一些地区有编织蛋袋的习俗,小恐龙正在佩戴蛋袋。

DRAGON BOAT FESTIVAL

05、包粽子


包粽子

粽子的由来,也是为了纪念屈原大夫?

考古学家的看法可不一样:因为端午总在夏至节气前后,而夏至是稻米成熟的重要节气,古人们为了感谢天地神明赐予丰收,会在这时用新米做成的食物祭祀,久而久之就成了端午节的美食。

这幅画面传达出了包粽子的主流材料和形状:

粽子古代叫“角黍”,大多数粽子像动物的角一样,是尖角或三角形的。

粽子叶用不同植物的叶,南方多为箬竹叶,也有芭蕉、蕉芋等地方特产、就地取材的叶,箬竹恰好大熊猫也爱吃。

粽子的馅料除了糯稻米搭配一切,北方也有黄米粽子,糯米也不全是白米,除了清水,还有加入草木灰水让糯米产生独特颜色和口感的粽子……

DRAGON BOAT FESTIVAL

06、画额


画额

★端午宴和画额。

除了粽子,端午的午宴还有讲究的“五黄一白、一红”,黄色咸蛋黄、黄鳝、黄鱼,红色的苋菜……同时,夏季时令水果上市,有枇杷、樱桃、荔枝等,各地的端午代表美食也因物产不同有所不同。

今天的餐桌上少不了雄黄酒,我小时候也曾用它画额,因为雄黄有毒性,古时候它的作用是避毒蛇、毒虫。

DRAGON BOAT FESTIVAL

07、祭龙


祭龙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大夫吗?

其实它的起源在更早的上古时代,长江下游百越人祭祀龙神,并用划龙舟象征送走瘟疫和邪祟,随着端午节称为全国性的节日,逐渐加入了为纪念屈原、伍子胥、曹娥等各地不同的纪念活动。

直到现在一些地方仍会举办祭龙(画面中间)同时纪念屈原大夫的活动(画面左),画面右侧的帅旗,会出现在下一章“游龙”中,这也是隆重的龙舟赛开始前的大典。

DRAGON BOAT FESTIVAL

08、游龙


游龙

祭祀完龙头,用朱砂给沉睡了一年的龙点睛。

南方很多地方,龙舟竞渡开始前,各条龙舟还要披挂旗帜、华盖(伞)、神龛 , 甚至在龙舟上舞狮、舞龙,好像一场龙舟为主角的运动员入场式,除了比拼划龙舟的实力,比美的气势也不能输。

DRAGON BOAT FESTIVAL

09、龙舟漂移


龙舟漂移

广东佛山叠窖的龙舟,这些年因“F1式飘移”的速度与激情,火爆出圈。

与常见的9对桨手(20人)大龙不一样的是,龙舟漂移的船长达25米(40多人),却可以在狭窄的河道表演极速过C湾的绝技,画面上可以发现,与标准龙舟不一样的是前后3人舵手,特别是龙舟尾部的舵手举起桨的姿势是正在过C湾的动作。

DRAGON BOAT FESTIVAL

10、抢鸭子


抢鸭子

★两个场景:龙舟竞渡、抢鸭子。

回到小女孩一家所在地方的龙舟赛,已经进入最后冲刺的阶段,2号龙舟与6号谁获得了胜利?可以通过观察运动员们的状态猜一猜。

这是9对桨手、1个鼓手、1个舵手的标配大龙,我们的十二生肖队,正好是5对划手小龙。

在四川、贵州、湖南等地,龙舟赛后都有抢鸭子比赛的习俗,大家可以在镇远古镇、凤凰古城看到它的盛况,我在成都黄龙溪、新津南河等地也看过。

DRAGON BOAT FESTIVAL

11、斗百草


斗百草

★斗百草、跳钟馗、荡秋千、放风筝。

端午节的起源,与中医药的发展相关,人们信仰避瘟疫,驱邪祟的力量都来自于百草,这天的采百草、斗百草就成了重要的仪式。

除了端午节特有的斗百草、跳钟馗(安徽歙县,画面中部),还有放风筝、打马球、荡秋千等全民参与的游戏和活动。

从画面中找一找,爸爸和他的龙舟队、包粽子比赛的妈妈和外婆?屈原大夫、张天师?龙船上的古代乐队……这里还有与第一章采莲、采百草首尾呼应的卖荷花、卖艾草。

除了汉族,我国很多少数民族也过端午节,画面上还有斗草的彝族小孩、卖草药的穿着民族服装的大婶,都是来自于我在凉山州的所见。

DRAGON BOAT FESTIVAL

12、巨龙巡游


巨龙巡游

入夜,苍龙七宿出现在天空中。广西桂林的人们用巨龙巡游的方式给一天的狂欢画上句号。

敦煌写卷中有喜逢嘉节,端午良辰,献续同欢的文字,显示早在唐朝,端午节就是一个全民欢庆的快乐节日。

封底:天师骑艾虎





“镇五毒”,描绘的是张天师骑艾虎,持菖蒲剑,天师的坐骑脚下踩着“五毒”。这个形象在我们书中多次出现,它是端午节驱邪避瘟意象的代表。

从古画中得到灵感,我为这本书特意设计了一款张天师镇五毒的端午香囊,以求驱邪避疫,百毒不侵,四时安康!




《四时吉祥·端午》这本书,还有更多的细节等着读者朋友们亲自去探索,发挥你的想象力,相信你有更精彩的解读、意想不到的发现。

祝大小朋友们,平安度夏,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四时吉祥,端午安康!


中国传统节日图画书“四时吉祥”系列(全4册)

吴敬/著·绘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魔法象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限量签名本)


BREAK AWAY


► 点击阅读


► 点击阅读

作者:吴敬

书影:实习生蒋叶菁 邓莉

版式编辑:实习生蒋叶菁 西西

指导老师:西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