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哲学大师苏格拉底的3个弟子,曾经请教老师:“如何才能找到那个最理想的伴侣?”

苏格拉底于是将这3个弟子带到了一片成熟的麦田之中,为他们布置了一个任务:

每个人都需要在这片麦田里选择一支你认为最大最好的麦穗拿回来

要求是不能走回头路、每个人只能选择一次



第一个弟子刚进麦田就迫不及待地选择了一支麦穗,可当他拿着这支麦穗往前走时,却发现前面有很多比手上这支更大、更饱满的麦穗。

他心里非常后悔,但是因为只有一次选择的机会,所以他只能满心懊恼地归来。

第二个弟子吸取了第一个弟子的教训,变得小心翼翼,进入麦田后左顾右盼,迟迟不肯下手,总觉得之后还会有更好的麦穗

最后直到走出麦田,他也还是两手空空。

第三个弟子目睹了前两人的做法,想出一个主意,进去之后挑到了一支很大很饱满的麦穗,出来交给了老师。



苏格拉底问他是怎么做的,这位弟子说:他将整片麦田分为了三份,在走过前三分之一时,注意观察,将所有麦穗分为大、中、小三个档次。

走过中间三分之一时,用当前所看到的麦穗验证之前总结出来的观点;

到了后三分之一时,就可以利用观点得出结果,按照最大最好的标准选择出一支麦穗。

无论这支麦穗是不是麦田中最大最好的那一个,他都不会后悔了



其实,麦穗理论最基本的观点就是“不求最好,但求合适”。

这三个弟子分别对应了当前对婚姻抱有期望的三类人群:

第一个弟子代表着一时激情上头,闪婚又闪离的人;

第二个弟子代表了犹犹豫豫,不了解自己的需求,总是在观望的人;

第三个弟子代表了明晰自己的需求,按照现实条件去匹配最合适自己的人;

在面对现实中的诸多选择时,你是否也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自我的迷茫,而犹豫徘徊?

依据麦穗理论的智慧,人的一生寻找理想伴侣的“最优机会”只有两次,你把握住了吗?

一、初入社会的“黄金期”(22-25岁)

你是否也觉得最难忘的感情和“初恋”全都是在校园时期?

那个时候的爱情最为真挚和简单,只需要一起散一散步、打球时送一瓶水、学习时相互鼓励,也会成为心中难忘的回忆。

可这样少男少女们的“春心萌动”能称之为真正的爱情吗?



它往往受的是荷尔蒙的支配,在不懂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的年纪,尝试新鲜大胆的刺激,同时也是枯燥无味的校园生活中的一样调味剂。

而直到我们大学毕业,开始初步踏入社会时,才是择偶的黄金期之所在

这个时候的男生女生们还没有褪去大学中的青涩,依然处于对情感有着美好的向往和期待。

同时他们也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和对理想伴侣的模糊形象,心理上的成熟让他们对于自己的情感需求有着更加清晰的目标



在这个时间段里,恋爱还不是一种带着挑剔眼光去打量的“选择”,而是一种激情、一种冲动。

不过,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中,很多虚拟社交冲淡了这种激情,让人觉得“有朋友就足够”或者“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再去维护一段情感关系”。

如果我们因此错过了这段时间,只想着得过且过或者顺其自然,过了这个黄金期之后,就可能面临选择伴侣时的诸多困难。

二、阅尽千帆的“成熟期”(28-30岁)

在将近三十岁的年纪,很多人都觉得已经太晚了,不仅仅是情感需求的逐渐衰落,生理机能同样下降,再不结婚就真的成为老男人和老女人了。

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这样焦虑;

如果像开头事例中第一个弟子一样,因为心急或者怕后面没有好的,就急匆匆定下来,这样的婚姻很可能是一地鸡毛。



约翰·霍兰德在1973年提出了37%最优停止理论,这个理论是对于麦穗理论的进一步解读。

该理论认为,我们在设定好目标进行选择时,应该将选择过程分为探索阶段和承诺阶段。

在探索阶段,我们进行整体观察和归类,评估各个选项;在承诺阶段,我们根据之前收获的经验和积累的信息去做出判断和选择。

而探索阶段和承诺阶段的分界点,就是在整体进程的37%左右。

不求最佳,因为我们都是普通人,过满则亏



心理学中的满意决策就是指决策者根据现实客观条件,去追求一种最适合自己的结果的决策。

满意决策和最优决策不同,最优决策是要利益最大化,尽量拿到问题的最优解;满意决策则是基于客观,选择最令人满意或者最合适的结果。

当我们在28-30岁之前,可以尽可能地去结交朋友、尝试恋爱,在心中慢慢列出自己对于婚姻关系的需求、以及自己的客观条件所匹配的对象

等到了阅尽千帆的“成熟期”,我们在社会上有了一定的地位,同时也有了一定的经济条件;

可以随心所欲主导自己的生活,这个时候才是我们择偶的黄金时间。



此时既不要感到焦虑,认为可供选择的对象已经不多,因而草草挑选、匆匆结婚;为了结婚而选择伴侣,是对自己和伴侣最大的不负责任

也不要心怀对婚姻的期望,却还固执地认为“正缘”到了时间自会出现,不用费尽心思去考虑这个问题。

记住,真正的幸福来源于内心的满足、相互的尊重与平等、还有与彼此的契合程度

最好的不一定是你的,因为你还要低头看看自己,是否有能力摘下最好的麦穗;但最合适你的也不会永远留在那里,机会是不等人的。

所以不要在麦田里匆匆经过,错过了那支看起来最饱满最美丽的麦穗,让你的人生留下永久的遗憾和懊悔。

-The End - 作者-专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